捕头 发表于 2008-2-17 01:32

雪灾随想实录

中国春运期间,遭遇数十年罕见的暴风雪灾难,由于电视媒体的报导,上百万人滞留广东火车站,十几个机场关闭,成千上万车辆被迫停在冰封的公路上,这种有家难归的惨象,牵动了海外华人的“同胞之心”,也让西方民众看得目瞪口呆。有人说,这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最好消毒,因为一场突来的暴风雪就让中国手忙脚乱,她是否成为世界强国令人生疑;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几十万上百万中国人可以挤在车站那么多天,车辆在公路上动弹不得,人们照样生存,这种忍耐度,正是中国的强大之处,西方社会的忍耐差,若面临同样的问题,恐怕早就不干了。

其实,这次暴风雪灾,呈现了中国的两面性和复杂性,还有几例子可以谈。

总理温家保在八天内三次坐飞机奔波于几个重灾区,这绝对是亲民的体现,但这是否也折射出中国官僚体制的相互不协调,各自关心自己利益的弊病?这种不协调发生在国务院各部委,也发生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导致必须由温总理冒死亲自第一线指挥,才能整合。

数十万民众在广州火车站,虽然有随地大小便等现象出现,但整个动荡期间只有一女子被不幸踩死,可谓民众的自律性很高,但是同样的民众,却不顾天气预报的消息,怀着侥幸的心理在车站硬等,急于回家的过年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顾常识的表现,让人感觉公民素质的不够。

对于媒体来说,这次雪灾的报导肯定超过“非典”时期的报导,公开性与透明度都有不小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媒体对公共信息的提供,对事态可能的发展,对各部门救灾的盲点,都没有提出有效及时的揭露和质疑,舆论的监督作用仍然有很大的问题。

在救灾层面上,包括部队在内,各部门都涌现出英雄般的人物,但是,灾害所暴露出来的基本建设的缺陷,也是这些部门的所为,有灾无灾,两个表现,可见还是体制有问题。

中国就是复杂,一个问题,可以折射出好几个方面的看法,有正有负,反思灾害,就是要发扬正面因素,克服负面因素,惟这样做,才能进步。

Butou

[ 本帖最后由 穿越时空的捕头 于 2008-2-17 01:38 编辑 ]

红手指 发表于 2008-2-21 19:27

新闻报道,报道事实,问题是怎么造成的,产成了什么影响.好像永远都只是处于分析状态.分析完了就完了.该怎么还怎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雪灾随想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