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fa00000 发表于 2011-4-2 12:38

第三者心态为什么宽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婚姻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对婚姻道德的理解不断多元化,第三者、情人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心态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为什么人不是第三者时,往往对第三者现象非常苛刻,甚至愤恨,一旦自己成为第三者以后,却对第三者现象表现宽容,心态接纳呢?我们知道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态度改变,态度改变既有外界的原因,也有内心的原因。一个人如果不是第三者时,或者没有情人时,往往处在道德的高地,对第三者现象有理由,有气势,振振有词,口诛笔伐,所谓人正不怕影子歪。一个人如果自己已经成为第三者,或者有了情人关系,他的声音就小许多,愤怒就下降,不仅不会声讨、反对,相反表现宽容、理解,实际上不仅是对别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同时适当地降低道德标准,以使自己心理平衡,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烦恼(观念与行为的冲突,语言与行为的冲突),道德虚伪,多少是自寻烦恼。所以,往往那些对第三者态度出现逆转的人,可能自己有了或者成为第三者了。

   当然,不能排除其他情况,因为情况是复杂的,第三者往往涉及人的隐私问题。一部分人,属于有贼心没贼胆的,或者心理渴望,行为害怕的人,或者只是自己没有机遇的人,他们虽然对第三者现象也是不能完全接受,部分可以理解,他们往往不太极端,看形势,随大流。大家谴责,他就反对,大家赞成,他就附和。还有一部分人,已经成为第三者,但是善于伪装,保持高调,他们一般情况是强烈反对,但是底气多少不足。私密场合,表现宽容,甚至鼓励。他们掌握了人们的普遍心态,那些反对第三者的人,往往不是第三者。那些赞成第三者的人,往往就是第三者。他们这样的反对第三者,实际上是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另外一部分人,就是沉默。他们可能是没有观念,没有欲望的人。也可能是只做不说的人,避免引起纷争,陷入尴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者心态为什么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