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老人 发表于 2011-7-23 19:06

专家指出:催熟果蔬可放心吃


  近日,不少媒体关于蔬菜催熟剂滥用无人监管的报道,再次绷紧了百姓食品安全问题那根脆弱的神经。面对卖相极好的果蔬,人们犹豫着、怀疑着:能吃吗?安全吗?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曲桂芹表示,催熟的果蔬通常不会给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可以放心食用。      曲桂芹介绍说,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催熟剂主要是乙烯利,这是一种与植物激素效应类似的化学物质,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适时适量使用可调节果实成熟期,已经在世界60多个国家合法注册使用。
  2005年我国颁布了相关国家标准,规定农作物表面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量每公斤不能超过2毫克。“现在我国所销售的大部分果蔬催熟剂规定的使用浓度远低于这一标准。”曲桂芹说。
  但是,标准本身并不能避免没有专业知识的果农、菜农超标使用乙烯利。对此,曲桂芹表示,使用催熟剂时,浓度过高不仅不能达到催熟的目的,反而会起反作用,例如使果蔬表面出现斑痕等,而影响销售的事情农民肯定是不愿意干的。她同时表示,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加强监管惩治的力度,是保证催熟剂安全使用的前提。
  曲桂芹说:“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使用催熟剂的情况主要有二:为了避免采摘下来的成熟果实在运往销售地时腐烂坏掉,往往采摘七至八成熟的果实,在运往销售地后使用催熟剂催熟,几天后即可投入销售;另外就是农民往往会在果蔬收获季前使用催熟剂,使种植物熟得快、长得好,以适应当季的蔬果市场需求。”
  曲桂芹介绍说,催熟剂这类化合物很容易分解,比如乙烯利施用后进入植物体内后,会很快转变为气态的乙烯(天然的植物成分)。即便有部分残留附着在果实表面,适当用碱水清洗或使其温度达35℃以上,就很容易降解掉。而事实上,果蔬上的催熟剂大部分在运输过程中就已经分解掉了,再经过洗涤,就可以放心食用。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现在的瓜果都是催熟的,没有一点味道。”味道不好的板子可以打在催熟剂身上吗?曲桂芹认为,催熟剂的使用并不对果蔬本身的营养价值起决定作用。影响果蔬营养品质(口感、风味)的因素取决于品种、光照、水分、养分等,催熟剂一定程度上只是加速了果蔬的成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指出:催熟果蔬可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