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清素 发表于 2012-5-22 17:56

邓州魏冉冢

有南阳古建筑研究所规划的位于穰城路西财富世家东的魏冉冢将建设为一个小广场,今天下午随着推土机的隆隆声,开始了正式的建设进程,不久的将来,又是邓州市民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5-22 18:16

明邓州宣德八年进士少保华盖殿大学士太师宰相李贤有一篇诗“当年秦相擅宠光空留古冢傍金汤秋风兔穴痛黄壤落日乌栖满白杨石马有声寒雨急丰碑无字绿苔荒可怜富贵今如此莫讶雍琴感慨长”说的就是魏冉冢的荒凉,正是魏冉冢才显示我们邓州的厚重,愿邓州的明天更美好!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5-24 11:24

魏冉冢已经被推土机推去了一半了,当年的巍峨已经消失,魏冉哭矣,邓州哭矣!

neweye12 发表于 2012-5-24 13:32

冢是什么意思???????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5-24 17:33

通俗的说,就是大坟而已,老百姓的就叫坟,达到一定的级别才叫冢,皇帝的称作陵,看来魏冉冢推开一半,是为了修一条拾级而上的甬道,今天的工地热火朝天,工人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在建设这条甬道的基础,将来就可以领略魏冉冢的曾经的巍峨,感受邓州历史文化的厚重!我们期待着!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5-25 14:30

魏冉拜相封穰侯
秦昭襄王二年(公元前305年)秦宣太后之弟魏冉因拥立秦王有功成为宰相得执秦政声誉震撼国内公元前301年秦国取韩之穰穰随归于秦昭襄王十二年以魏冉为相十四年魏冉荐白起为将出兵大胜韩魏联军于伊关(今洛阳南)斩首24万并攻下宛叶二地当时穰属宛地因魏冉启用白起有功秦昭王封魏冉为穰侯后又加封魏冉山东定陶卒葬之司马迁《史记》有“使秦称帝于天下者----穰侯之功也”古穰因魏冉封此而名扬天下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6-7 06:31

邓国侯吾离冢要建春秋邓国园了,要打造邓州的人造人文景观了,院墙已经开始建了,院内要建邓氏祠堂了,公路旁边的老百姓的祖坟都被平了,将来的清明节没有祭祖的地了,谁让咱是老百姓了,我们只好无语了!

前尘往事 发表于 2012-6-9 08:45

{: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6-10 08:20

湖北民基律师事务所尚绪新律师表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五条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罚款。该规定第一款就是“故意破坏、污损他人坟墓或者毁坏丢弃他人尸骨、骨灰”
邓州市政府组织人员“平坟”是否可以按这一条进行治安处罚呢?

烟花过后 发表于 2012-6-10 14:17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执法主体是公安机关,但似乎当前执法者也涉嫌参于了“故
意破坏、污损他人坟墓”的行为。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6-12 21:54

第六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故意破坏、污损他人坟墓或者毁坏、丢弃他人尸骨、骨灰的;
(二)在公共场所停放尸体或者因停放尸体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不听劝阻的。
(摘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看来这次南阳的所谓殡葬改革中“平坟还田”行动明显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是以地方法规凌驾于法律至上的行为,政府应该模范遵守法律才对,希望南阳市政府回到法律的层面为老百姓做好示范带头作用才对!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6-18 20:01

魏冉冢工地一片寂静,可能是天气热的缘故,拾级而上的台阶,静静的在冢上等待着市民来攀登,等待着邓州市民领略曾经的辉煌!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6-21 06:43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近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

haomi0000 发表于 2012-6-21 10:00

能为群众办点实际的事情还是很受欢迎的。空话 假话 客套话 就不说了。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7-1 12:06

雨中的邓州城区格外的宽大亮丽,没有了道路两旁的占道经营,没有了车辆的乱停乱放,这时的书记也在雨中漫步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7-8 07:25

滔滔不息的湍河流淌了几千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邓州人,见证了邓地邓国邓县邓州的辉煌,湍河,我们的母亲河!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7-12 15:28

魏冉冢已经不是冢了,东南西有阶梯的甬道可以拾阶而上,护坡已经绿化,将来只能是邓州市民休闲的去处,能否领略魏冉冢的厚重文化不得而知了!??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7-13 19:37

趁凉爽的天,沿乡间小道,赏秋田绿色,过房营玉皇,再次到魏寺,见修塔小记,至正年重修,弘治中建塔,圣泉寺历史,有五百多年,邓州的厚重,可见的一斑!邓州有多少?默默不闻的,见证着时间!

卿云 发表于 2012-7-14 08:41

哇喔!·· ···

汤清素 发表于 2012-7-20 11:56

自邓州城区,过湍河十里铺,到文渠长冢店,来到明唐王得子而修的得子桥,巨大的石条叠成的桥孔,一条石龙昂首摆尾的见证着五百年来生生不息的邓州人,一颗银杏树茁壮成长在古老的刁河河道上,这就是邓州的过去积淀的文化厚重!!!






1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邓州魏冉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