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9 发表于 2012-11-16 09:00

从“大便弟”事件看一个城市的如厕问题

从“大便弟”事件看一个城市的如厕问题

  11月10日,网友“李小冷S”在广州地铁三号线看到了让人震惊的一幕:一个男孩在车厢的角落里突然蹲下大便,当时他的母亲尴尬地轻声道歉,而父亲也站在旁边。“大便弟”随即在网上引起公愤,但也有网友表示宽容,也有网友抱怨广州地铁厕所少。(11月13日《南方都市报》)

  这件事的发生,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说是偶然,是因为当时这个男孩大概在闹肚子,忍不住的缘故,孩子不算小,如果不是情非得已,应该不至于如此,再加上父母可能粗心,事先没关心到等缘故,使得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所以说有一定的“巧合”成份。但也要知道,小孩子当街方便,甚至是大人带着小孩在公共场所方便,也算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因而此事的发生又有其“文化氛围”,说是必然也不为过。

  一方面这和家长自身的文明程度,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有关,笔者就曾见过在超市里直接给孩子把尿的,如果在出门前或经过公厕时就让孩子方便一下,平时对孩子的身体多注意、关心一点,类似事件自然会少一些,所以,这当然有家长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和城市的公厕数量有关。

  和以前比起来,如今城市里公厕的数量是多了,但离真正的方便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对外地人而言。人有三急,内急一旦急起来,一分钟都太久,相信多数人都能感同身受,尤其是越小的孩子,感觉更敏感,反应自然更强烈,大人也不免要随着头疼,像之前那位因3岁女儿肚子痛借厕所遭拒绝的母亲,恐怕当时就不免要头疼心烦。

  广州地铁站内大多没有洗手间,记者调查发现,上洗手间基本上都要先出站,有的甚至还得走上一段路,虽然地铁方面有向大众公布“如厕指引”,而没设公厕也有技术、安全和人们停留时间短的考虑,但仍然不够人性化。这样,一边是地铁内没公厕,一边是周边公厕有一定的路程,多少会给人们带来不便,使得人们为寻找厕所要花上不少时间和精力,间接带来的也是经济损失。

  所以,孩子在车厢内方便,地铁内公厕少,其实是一个城市公厕数量不够的缩影,毕竟如果地铁附近如厕方便的话,地铁内如厕问题也就不容易成为问题,这件事的发生也少了必然性。

  好在自从广州3岁女孩借用厕所遭拒后,广州全市上半年已增设开放44家沿街单位内设厕所,这是好事,尤其是机关单位的厕所对外开放,也应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和趋势。同时,一个城市在规划建设时,在设置公厕上,不但要有数量,而且应该更人性化一些,“急人之所急”,尽量让人们在寻找厕所上少花一些时间。事实上,如厕不够方便问题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仍是当前的一个“城市病”,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也是一个人到公厕的距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大便弟”事件看一个城市的如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