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6|回复: 0

西方观察中国的新视角

[复制链接]

7

主题

6

回帖

13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2-22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过去十几年中,西方人士分析中国未来走向及其对今后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时,有以下几种典型思维方式:一是从意识形态视角出发,认为中国会像前苏联一样成为西方国际体系的挑战者。从伯恩斯坦和芒罗等鼓吹“中国威胁论”的著作中可以发现,这种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冷战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冷战后一度流行于西方的“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都可以归为这种思维方式);二是以中国内部面临的诸多困难为依据,得出中国的发展难以持续,并进而给世界带来灾难的结论。“黄祸论”、“中国崩溃论”是这种思维的代表;三是从“均势论”、“权力转移论”、“霸权更替论”等西方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维出发,视中国为应当加以防范和遏制的现有体系挑战者,其与第一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持这种观点的观察者得出的结论并非源自他们对中国的偏见,而是源自其对现实主义国际政治逻辑的信奉。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中关于中美冲突的论断,可以视为这种思维逻辑的典型代表。
在《当中国统治世界》扉页写给中国读者的献词译文中,马丁提到“这部书既探讨了当代,也涉及历史,还展望了未来”(根据马丁的英文原文,“历史”放在了第一位)。在马丁看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是分析其现在和未来的重要基础。与以往西方关于中国崛起著作的作者们相比,马丁对中国过去和现在有着深入的了解,对中国的文化和传统有着切身的体会。如果说《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有些夸大其辞,那么,说它“揭中华文明之秘,通当今世界之变”则或许并非溢美之词。作者提出了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不能简单将其视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观点,认为“文化是理解中国的关键”、“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和传统,就无法理解中国崛起的真正含义”。这样的论述固然可以运用到任何一个国家身上,但对于中国这样拥有数千年历史、其文明的独特性却长期为西方分析家忽视的国家而言,这一主张意义重大。
关于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的观点,虽然并非源自马丁的创造,但他却更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崛起将推翻现代化的“西方式”涵义,中国的历史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因而不会屈从于西方模式。中国的陆地规模、庞大人口、种族同质性以及对自身文明向心力的信心,使其具备了重新定义现代化的能力,中国将创造一个全新版本的现代化。
虽然,西方早就存在着“文化决定论”之类的观点,塞缪尔•亨廷顿在其著名的“文明冲突论”中也将儒家文明视为当今世界诸种文明中重要的一种,但像马丁这样从中国历史和文明的独特性出发,判断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并进而分析中国崛起意义的作品,不能不说代表了一种西方观察中国的崭新视角。这种观点的出现,与马丁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中国的切身观察是分不开的,也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必然结果。它表明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而,如果仅仅把这本书看作“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国际上流行已久的诸种奇谈怪论之外的一种新论调,则可能低估了马丁观点的价值。与以往诸种想当然地将自身历史发展看作普遍必然的现代性模式的论点相比,马丁的视角完全抛弃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颠覆了西方人理解中国的传统认知框架,其立论建立在对中国文明独特性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或许也代表了误解与偏见最少的一种观察和理解中国未来走向的新的思维方式。
当然,马丁的观察只是西方人士看待中国及其与世界关系问题上较为深入的一种观点,我们并不能据此认为马丁的观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全貌,或已经准确预测了中国与世界的未来——毕竟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和如此庞大规模的大国。每一位读者也许都能够从马丁书中列举出其无法赞同的一些具体观点,诸如“如果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强国,中国可能会形成一种具有强烈等级色彩的世界观”、“中国将重新主张其与邻国古老的附庸关系”之类,但我们无法否认马丁的论述是建立在对中国深入了解之后的解读,而不是像以往很多西方人关于中国的言论那样,以主观臆测代替深入的观察和全面了解,进而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妖魔化中国;对于这样一本名字多少有些耸人听闻的著作,很多没有细读内容的人可能据此推测,此书大概会是一本激情大于理性的作品,但细读之后,往往又会发现,恰恰相反,这是一本将激情的火焰置于理性冰山之下,较为客观的著述。
爱默生有句名言:“宁赏一尾大鱼跳,不捉一串小鱼苗。”翻看一本有思想、有个性而又明白晓畅、深入浅出的读物,其收益可能在研读十本、百本平庸论著之上。对于关心中国未来发展及其与世界关系的读者而言,这本我们并不一定能完全赞同其观点的著作,却无疑是浩瀚书海中的一尾“大鱼”:它并没有太多晦涩深奥的理论,在做到雅俗共赏的同时,其思想深度却堪比那些高置于学者书斋中的煌煌大作。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各种出版物的繁复芜杂往往让读者不知所从;二十年前尚不为国内熟知的西方人谈论中国未来走向的各种出版物,如今也已汗牛充栋。尽管如此,将马丁的《当中国统治世界》置于这些林林总总的著作当中,我们会发现它是一本能够“锥处囊中,其末立见”的作品。在明晰流畅、浅显易懂的文字中蕴含思想的火花、智慧的闪光,唯有真正的大手笔能够做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2-5 21:57 , Processed in 0.1104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