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邓州4月24日专电 (记者 史钧 程明辉 徐驰 时岩) 今年汛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正式通水,很多人都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丹江口水库、渠首淅川,但很少有人知道,与之相邻的邓州市,无论历史上还是现今,也同样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出过血泪贡献,这个历史上被称为“三省雄关”的人杰地灵之地,用默默付出,尽力支持着一库碧水向京津。
人杰地灵之地 舍身为国之情
邓州市,古称“邓”或“穰”,是河南省直管市,豫西南门户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素有“三省雄关”之称。历史上,邓州曾是上郡据区和军事重镇。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于花洲书院,邓州也是全球华裔“邓姓”发源地、医圣张仲景故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居地。
这里,从来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然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构想,让邓州从此忍痛割舍,走上甘心牺牲之路。
谈起邓州牺牲,不得不提到引丹灌溉工程。
引丹灌溉工程,是毛泽东主席生前提出的“南水北调、引汉济黄”的第一步,是丹江口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它是河南省南阳地区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渠首工程。
1969年元月,经中央批准,邓州市(原邓县)抽调500多名国家干部,组织13个公社336个大队的2万民工,以远景“南水北调”、近期“引丹灌溉”为蓝图,在豫西南的汤山、禹山脚下安营扎寨,拉开了引丹工程建设的序幕。仅用20天时间,完全依靠群众和邓县财政的力量,修建了从九重到陶岔、从彭桥到陶岔的两条沙石公路及桥涵,修工棚5000多间,打吃水土井500多个,建起了粮库、煤场、供销社、医院、汽车站,自办了采石场、炸药厂、修配厂。
1970年元月,邓州又从13个公社336个大队增加到21个公社556个大队,民工人数由2万增至4.2万人,同年3月,南阳地革委又决定增派方城、社旗等6县4.3万多人参加施工,工地劳力达8.5万多人。到当年10月,外县在参战8个月撤离后,邓州市仍常年保持4万人继续在渠首工程施工。在当时物质十分匮乏,设备、技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邓州人用近乎原始的方法,人挖、肩挑、耕牛拉、劈山开渠,创造了人工建设渠首的奇迹。
为建成“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工程,当时邓县的县乡干部和农民群众基本上都上工地参加过施工,有的夫妻并肩,有的兄弟同行,有的祖孙三代一起上。在6年的“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建设中,有141人献出了宝贵生命,2280人致伤致残。6年中,后方的父老乡亲,在穷得吃粮都很困难的特殊历史时期,仍像当年革命战争年代“支前”那样,共负担粮食0.9亿斤,投入现金1.15亿元,完成工日7500万个。
同时,1972年冬为弥补丹江口水库淹没淅川的损失,邓州不仅安置淅川库区移民10752人,还忍痛把原邓县的厚坡、九重两个公社30万亩耕地及其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划给淅川,邓州市成为了丹江口水库隐形淹没区。
曾全程参与了渠首工程建设的老工程师屈泽江说,广大技术人员和邓州人民就是靠这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伟大“引丹精神”,完成了在世界范围也属规模巨大的“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工程,谱写了一曲大苦大累、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胜利凯歌。
http://henan.people.com.cn/n/2014/0424/c351638-2106793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