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043|回复: 0

家乡记忆:水利工程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回帖

7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7
发表于 2017-2-7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0206,新年正月初十晚上,翻看《南阳地区水利志》(1949-1985),查找邓州市张村镇西裴营村(原来为邓县张村公社裴营大队)当年的水利工程(1973-1978),竟然无一记载,这使我很失望,因为文革期间“农业学大寨”,我大队的提灌站是整个张村公社的大项目,举全公社之力,进行兴建,设计灌溉良田万亩。在我心目中,这样庞大的工程(根据我的观察,无法和其他国家项目相提并论)竟然无记录,我简直无法相信。为了保护历史记忆,特写此文,怀念家乡,纪念那个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兴修水利的时代。   
      看来,大队当时上马这个水利项目纯粹是蛮干。假如这个项目得到上级立项,起码县水利局应该备案,水利局是技术权威,项目都要上报到这里,《南阳地区水利志》应该有记载。当时,左倾思想非常严重,阶级斗争挂帅,人们缺乏科学的思想。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口号下,冬季农闲,老百姓就被安排兴修水利工程。似乎担心老百姓浪费时间,要充分利用。农民被安排集团化大生产,集中施工,兴修水利,顶风雨、冒严寒,与天斗,与地斗,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现在想起来,那样简陋的条件下,纯粹属于蛮干,可是由于”集体无意识“,追求大干快上,又和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挂钩,一不小心就被戴上”地富反坏右“的高帽子,进行批斗、折磨、毒打,谁敢于反对?
      1.jpg
水利工程主要项目包括:
(1)拦水坝蓄水(水库)。水源来自内乡县的映青山得子河,河水清澈,河流周围没有工厂,没有污染,近上游为十林公社的宋集大队。在西裴营大队孟营村边的得子河上,建筑100多米的拦水坝,开始是土坝,后来用石头、水泥建筑。记得当时建筑地基清淤十分艰巨,河道淤泥很多、很深,整个大队的青壮劳力都倾巢出动,冬季寒冷,有的人是喝了红薯白干酒热身跳入淤泥中劳作的。蓄水面积没有计算,据目测,当时蓄水可观,有6米深,河水已经蔓延到河岸土地,淹没临近村庄的低洼地带。其水面,似乎一个大湖,是我读博士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的30倍。水坝西部有泄洪口,用于夏季洪水处理。后来,实行家庭责任田,水利工程形同虚设,水库几乎荒废。洪水也冲毁了部分大坝。
6.jpg
(2)提灌站。在拦河坝上游1公里处,位于孟营村西北的河岸。有三个出水口,每个直径约1米,其抽水动力是3台40匹马力的柴油机,通过皮带带动,把水库的水抽取、提升8米多,流淌到干渠。为了保护柴油机、抽水机,专门建设了厂房,专人管理。这个工作有技术含量。
(3)干渠与支渠。从孟营提灌站出水口到路寨,大约5公里,修建有干渠通水,干渠外为土架,水流槽为水泥预制板拼装。沿路分叉,形成支渠,水流到田地。
(4)蓄水池。为保证干旱季节水源,在许岗村东南部、邹营村西北部,分别建设了大型蓄水池。
为了这个项目,当时男女老少齐上阵,公社以裴营村民为主力,要求路寨大队等专门派遣劳力前往裴营,驻扎施工,建筑大坝,挖土、修渠,进行5年时间。大约1978年基本完工。  

5.jpg


工程完成试车,一举成功。当时三个水龙头一齐出水,水量很大,将干渠土水渠冲垮,后来就将将孟营村北一段800米,用砖砌的渡槽代替。1978-1981之间,我看到清清的河水,流淌在田野,尤其是1981年水浇的玉米,长势喜人。那时,农村的确尝到了兴修水利的甜头。可惜,由于水量有限,没有二级提灌,水没有一直向东流到路寨。后来包产到户,集体的力量削弱,水利工程自生自灭,半途而废。 我记得,当时公社书记教张书浩。他敢想敢干,一是进行这样的水利工程。二就是修建了张村到西裴营的乡村公路(简称张裴公路)。18里的张裴公路(土公路),从东到西,一条直线,蔚为壮观,造福了老百姓。由于财力有限,一直是土路,没有很好的地基、也没有石子铺垫,更谈不上沥青、水泥,遇到大的雨水,交通往往中断。路过的汽车、拖拉机,陷于泥窝、水坑,不能自拔,只有求助于当地老百姓帮助。1970年代,充分利用这条公路的,不是邓县张村公社当地人,而是淅川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淅川共大)。淅川共大位于淅川县厚坡公社王寨,原来都是荒芜的丘陵地带,有5000多亩土地,被淅川县教育局看中,将知识分子、学校老师集中到这里,进行劳动改造,在这里建设房屋、开荒种地、政治学习。为了建筑,老师们用人力车从淅川的王寨到20里外的邓州张村湍河(七里河)拉沙子,整齐排列,集体出动,浩浩荡荡,历经数年。南阳地区宛梆剧团前往淅川共大慰问演出,也经过此路;外地参观者乘车前来,也经过。淅川共大旁边,后来又建设了淅川畜牧场、淅川制药厂,修建了专用公路(淅川制药厂到闫寨,与邓县到厚坡公路衔接),架设了专用电话线路、电力高压线路,尤其是淅川制药厂曾经在1980-1990年代盛极一时,在荒岗丘陵上独树一帜,楼房林立,水塔高耸,成为乡村中的”都市“、”工业区“,远近闻名。他们的柴胡注射液、盐酸呋硅嗪胶囊曾经是中国名牌产品,在河南乃至全国都有广告,十分畅销,1995年淅川制药厂搬迁到淅川县城,不知道是管理问题还是其他问题,从此一蹶不振。
2.jpg
家乡1960-1980年代的大型工程有,我都有见证:
1、引丹工程。利用丹江口水库的水浇灌,整个南阳地区规划,上报河南省、水利部,并且有引丹工程管理局,属于地区直接管理的机构,可以说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实验项目,惠及邓县、新野县农村。
2、刁灌。利用刁河水灌溉,还成立了刁灌局这样的单位。我大队走出去的邹山林就在此局工作,我1981年到山东大学报到前,还到他单位家里吃过饭,看到单位院子里的水利机械。 3、宋岗电灌。是淅川县丹江移民福利项目,可以浇灌淅川香花、厚坡土地。这些在《南阳地区水利志》,都有专门记载。建设的渡槽,几十米高,似高楼大厦,十分壮观。这些在我青年时代,印象深刻,是赫赫有名的大型工程。我一个姨爷爷家就是宋岗人,我小时去拜年,到过这里,也看到了渔场的冷库,从宋岗到香花的专用公路。昔日沸沸扬扬的电灌站,现在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已经被宋岗码头、丹江口水库风景、鱼宴所遮盖,黯然失色。让人不禁感慨系之。

今天的淅川宋岗码头,客运、货运,熙熙攘攘,游客越来越多

善心人在丹江放生
      现在经过家乡的南水北调的水渠,世界闻名。我的亲戚的家庭生命甚至命运,和这样的项目也息息相关。例如,外婆家原来是淅川李官桥镇的,因为丹江口水库建设被淹没,1960年代移民到湖北荆门沙洋,从一个河南人变为湖北人,从旱地小麦生产面食到水田大米生活,背井离乡,对于世世代代植根于土地、须臾不离乡土、热爱而不能割舍家乡的老百姓来说,的确是难以适应。许多搬迁打到湖北钟祥大柴湖的移民,就这样在家乡的情结中纠缠、煎熬,年年往来于河南和湖北,甚至自发回归乡土(国家当年和现在移民都有周密的计划)。
我作为儿童7岁时,曾经随大人们到现在的南水北调工程渠首邓州和淅川交界的陶岔(本来陶岔属于邓县九重公社的,1972年划归淅川,现在网络百度查地名已经更该为丹阳)、刁南,看到老百姓在热火朝天的水利工地,挖渠取土、运送,挥汗如雨,在机械缺乏的时代,农民工基本是依靠人力进行现在应该由大型机械进行的劳动,他们以此换得工分,取得劳动报酬。这些农民工往往都是大队或者生产队统一安排、派遣,带上干粮或者粮食,到淅川陶岔由于农民工没有进行水利工程劳动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水利工地施工伤亡、致残的事件屡屡发生,虽然也有赔偿(但是只是象征性的抚恤,死亡给予几十元、几百元人民币)这样的工伤实在难免和极少数,但是有的家庭妻离子散的情况也是很悲惨的。
当年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资金很多,轰轰烈烈,群众运动,尤其是人力成本非常高,效益如何?如何继续发挥效益?很值得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4-12-22 20:35 , Processed in 0.079838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