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11|回复: 4

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

[复制链接]

565

主题

1443

回帖

2241

积分

版主

绅耆

积分
2241

社区建设勋章小红花

QQ
发表于 2008-9-18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1年9月18日那天发生了什么?
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以曰本军官河本末守中尉为首的7名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按照预定的阴谋,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村一段。日军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曰本军队,随即向沈阳东北军精锐第七旅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日军袭击了北大营火药库,守护火药库的众多中国士兵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着装,便被射杀、屠戮。驻北大营王以哲旅数逾万人,装备齐整,素有东北军模范旅之称,由于忍辱执行不抵抗的命令,却被日军铁路守备队第二大队500人一举将营地攻占,王旅仓惶溃退。
    当时,东北军的总人数有30万左右。除参加中原大战随张学良进关的11万余人外,留守东北的尚有20余万人,另有公安、警察部队若干。而曰本关东军此时在东北的兵力只有1万余人。由于执行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在兵力上占优势的东北军将士对突如其来的进攻毫无戒备,致使日军偷袭得逞。
1932年蒋介石写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手令
    19日零时20分,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向所属部队下令,向东北各地实施进攻。同时,又令驻东北的关东军第二师主力迅速集中,攻击沈阳城;独立守备队各部队进攻南满铁路沿线的安东(今丹东)、营口、凤凰城和长春等地。关东军还电请驻朝鲜日军司令官林铣十郎中将尽速增援。 19日凌晨3时,日军攻入沈阳。留守的沈阳公安总队在警务处长黄显声的带领下同日军展开了巷战。晨4时,驻扎长春、宽城子等地的曰本军队向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当时,在沈阳的东北地方军政大员仅有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和辽宁省主席臧式毅两人。与关东军的蓄谋已久相比,荣、臧二人对日军的突然行动毫无准备。当得知日军开始进攻时,臧式毅通过电话向曰本驻奉天总领事进行了交涉。曰本领事的回答却是:“军人行动,领事无权处理。”当北大营第七旅值班军官向荣臻电话请示处置措施时,由于当时身在北平的张学良事发时正在同英国大使一起看京剧,联系不上,不敢擅自改变既定对日政策的荣臻含泪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不抵抗,即使勒令缴械,占领营房,均可听其自便。”
日军占领北大营的资料照片
     9月19日晨6时30分,经过5个多小时的战斗,日军占领了沈阳城。日军第二十九联队仿佛进入无人之境,所有中国警察、宪兵都被缴械。东北当局及辽宁省设于沈阳的党、政、军、财、教育等机关,兵工厂,飞机场,银行等全被侵占。辽宁省省长臧式毅被俘,东北边防军代理司令、参谋长荣臻等微服逃走。日军攻占沈阳后,大肆抢掠公私财物。 据不完全统计,仅官方财产损失就达18亿元以上,损失飞机262架,各种炮3,091门,机枪5,864挺,步枪、手枪11万余支。日军在攻占沈阳的当天,还攻占了安奉、南满两铁路沿线的长春、营口、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抚顺等20余座城市,略地千余里。日军又继续扩大占领区,仅一星期,就侵占了辽、吉两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这是“九一八”事变第2天上午11时,曰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官银总号(中央银行)大金库,掠夺了大批现款和黄金。这是曰本兵把守在金库门前,门上贴有“曰本军占领”的字条。新华社发
    柳条湖村位于沈阳北郊,面积近8平方公里,多为柳林丛生的沼泽地,还有少部分菜地和庄稼地,散乱地分布着20来户人家。北大营距沈阳老城区约5公里,原为张作霖麾下东北军一大兵营,驻兵万余。整座营盘方方正正,边长两公里,四周环以土围和深壕。日军精心选定“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实因柳条湖和北大营是中国东北的军事要地,还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地形地物便于日军寻找事变借口和易于发动事变。北大营距沈阳城5公里,距柳条湖村500米,距南满铁路最近处仅300米。     据当年参与策划柳条湖事件的日军中的3个核心人物之一——花谷正,在《文献昭和史》中是这样描述的:“18日夜,月近半圆,高粱地黑沉沉的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查铁路线为名,带领数名部下向柳条沟走去。一面从旁边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面选了个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装在铁轨下,并点了火,时间是10点过了,轰的一声炸响,铁轨和枕木都炸飞了。” 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也已明确认定:柳条湖事件“是曰本人有计划实行的”。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各国列强是怎样表现的?

    “九一八”事变后,在国际上,苏联和世界其它一些进步国家一致谴责曰本的侵略罪行,但英美等国却采取了姑息养奸的绥靖主义政策。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愿对曰本采取强硬制裁,反而偏袒曰本。国联后作出决议,不区分侵略者与被侵略者,要求双方撤兵,避免事态扩大。虽然要求日军从占领区撤退,却赋予日军自由“剿匪权”这一有利于扩大侵略的条件。对国联这些颠倒是非、侮辱中国的决议,一向逆来顺受的国民党政☆府竟也完全接受。
    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通过一项报告书,确认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曰本在沈阳及中国东北的军事行动“不能视为自卫措施”,“曰本在争端的全部过程中采取的军事措施,也不能视为自卫措施”。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有什么罪行?

第19路军奋起反击
    在国联的决议支持下,曰本有恃无恐,侵略气焰更加嚣张。12月下旬,日军以“剿匪”为名,大举进犯锦州,中国军队弃守,日军攫取了辽西地区,直逼山海关。1932年1月,日军进攻哈尔滨特区,2月5日将哈尔滨攻占。自1931年9月18日开始,仅4个月零18天,东北四省全部沦陷,日军随后即在中国领土上制造了一个伪“满洲国”。日军占领沈阳后,接着分兵侵占吉林、黑龙江。从此,曰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为它独占的殖民地,全面加强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与此同时,1932年1月28日晚,日军又在距东北数千里之遥的上海突然挑起事端,向闸北、江湾、吴淞湾等地大举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国民党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所部第十九路军在上海人民积极支援和配合下奋起抵抗。不久,张治中将军率第五军增援第十九路军。中国军民英勇顽强的抗击,挫败了曰本法西斯的疯狂气焰,打破了其侵略华中的计划。但国民党当局妥协退让,于5月5日与曰本签订了屈辱的《上海停战协定》。曰本从此取得了在上海长期驻兵的特权,为其后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华中建立了桥头堡。同时,它们用停战协定取得了战略主动权,得以抽调兵力投向中国东北三省,加紧了对东北抗日军民的“讨伐”。      1933年1月,日军蓄意制造了手榴弹爆炸事件,借机攻陷了东北通往关内的咽喉要地——山海关。2月23日,日军调集关东军第六、第八师团等部及部分伪军共10余万人,兵分三路向热河进犯,不到10天的时间就攻陷了热河省会承德。随即,日军分兵向冷口、界岭口、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等长城要隘进犯。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经近3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军队毙伤敌数千人,给骄横一时的曰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然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了长城抗战的失败。至5月24日,日军接连侵占丰润、蓟县、遵化、平谷、香河、怀柔等冀东22县,直接威逼平津。在华北危急的情况下,蒋介石政☆府软弱妥协,接受了曰本政☆府“停战”谈判的条件,并于5月31日与曰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退到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之地区,以后不得越过该线。该协定实际上承认了曰本对中国东北及热河的占领,为日军进一步向华北入侵洞开了大门。
1931年9月27日,东北爱国人士在北平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张学良资助30万元。图中前排左起:卢广积、王卓然、孙恩元;后排左起:阎宝航、杜重远、王化一
    《塘沽协定》签订后,曰本法西斯并不满足在中国的既得利益。经过充分酝酿,曰本政☆府和军部于1933年10至11月间,一致提出了“根绝排日”、“支持中国大陆上之分治运动,驱逐国民政☆府势力于华北之外”的分离华北的政策。     1935年1月18日,日军诬称驻守热察边区的宋哲元部第二十九军有碍行政,要求将察哈尔省沽源以东、长城以北地区划归热河省。随后,不断地向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相继制造了两次“察东事件”。6月5日,曰本又借口第二十九军在张北县逮捕了4名曰本特务机关人员,由曰本驻张家口领事馆领事桥本正康等出面向国民党察哈尔省政☆府民政厅长兼第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提出抗议,并提出处罚责任者等三条无理要求,一手制造了“张北事件”。国民政☆府为平息事态,于6月19日下令免去宋哲元察哈尔省主席之职,改由秦德纯代理。在曰本方面的协迫下,秦德纯于27日与关东军驻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签订了《秦土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一)向日军道歉,撤换与该事件有关的负责人;(二)取消察省境内的国民党机关;(三)划定察东为非武装区,第二十九军从该地区撤走;(四)承认日伪的对蒙工作,援助特务机关的活动;(五)制止山东移民通过察省。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街头的反日标语
    曰本侵略者在察哈尔制造事端的同时,5月间以中国军队进入冀东非武装区破坏了《塘沽协定》为借口,以伪满中央通讯社记者、天津《振报》社社长白逾桓和《国权报》社社长胡恩溥被刺是国民政☆府的排日行为为引子,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抗议”,并以武力相威胁,对华北统治权提出种种无理要求。面对曰本法西斯新的挑衅,国民政☆府又一次屈服。5月29日,国民党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方代表开始秘密谈判。6月9日,曰本在华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发出了一份备忘录,其主要内容是: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和平津的党部;罢免河北省主席于学忠;撤离驻平津地区的东北军及国民党中央军。7月6日,何应钦复函梅津,表示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至此,何、梅间达成协议,通称《何梅协定》。 通过《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曰本攫取了冀察两省的大部主权,实现了分离华北的第一步计划。继之,曰本又开始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绥远、察哈尔)“自治运动”。     1935年10月间,曰本驻天津特务机关长大迫通贞,授意汉奸武宜亭等人鼓动数千饥民在香河县发动暴乱,制造“自治”是出于“民意”的谎言。11月25日,土肥原贤二又唆使国民党冀东行政督察专员、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所谓“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一个月后,改称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12月18日,国民党政☆府在曰本侵略者的逼迫下,指派宋哲元组成了“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设置,是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产物,是一个名义上主权还属于中国的半自治性质的地方政☆府。     曰本对热察等内蒙地区主权的攫取,采取了与平津等地相类似的手段。首先扶植组建了李守信伪蒙军。1936年4月,又扶植了以德王为傀儡的伪“蒙古军政☆府”。
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
    1936年6月,广田内阁决定扩大中国驻屯军的编制,由原来的1771人猛增至5774人,兵力增加近3倍。并将过去每年的轮换制改变为永驻制。上述扩充的日军各部队,6月上旬就急急忙忙地在中国登陆,分别部署于塘沽、滦县、山海关、秦皇岛等各战略要点。     丰台位于北平西南,是扼守平津、平汉铁路线的要冲。日军为控制这一要点,连续制造了三次“丰台事件”。6月26日,日军扣留中国守军受惊马匹,殴伤马夫,逼迫中国驻军换防,制造了第一次“丰台事件”。9月18日,日军外出演习部队在丰台正阳街与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孙香亭连相遇。双方互不让路,相持许久后,日军将孙连包围,并掳去连长孙香亭。随后日军派兵强占丰台,制造了第二次“丰台事件”。是年冬,日军又以向北平市当局购买丰台至卢沟桥间5000亩地修筑兵营和机场遭拒绝为由,制造了第三次“丰台事件”。日军连续挑起事端并抢占丰台,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侵占平津创造条件。
1937年7月北平守军用先进的
机关枪抗击曰本侵略者
    为了弄清中国军队的部署,日军从1937年3月至6月短短3个月间,就连续派出6批高级将校参谋人员,以所谓“旅行”、“视察”为名,深入到华北、华中等各重要城市进行战略性侦察。     为检验全面侵华战争的计划,日军在其本土和华北地区连续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6年底,曰本陆军参谋总长西尾寿造中将率近十名将官,在曰本东京、名古屋进行了一次首先入侵中国,然后进攻苏联的图上演习。这是曰本把侵华战争升级,尔后向第三国发动侵略的世界战略的预演。因此,曰本组织全部上将军官参观了这次演习。这些将官随后都被派往中国,担任了曰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的各方面军或军的司令官。在华的中国驻屯军,组织以夺取北平为目的的军事演习更加频繁。演习的次数由每月或半月一次,增加到每3-5日一次。自进入1937年5月之后,驻丰台的日军,不分昼夜地进行实弹演习,大有“山雨欲来”之势。当时,在曰本东京盛传:“七夕之夜,华北将重演柳条沟(湖)一样的事件”。     果然,不出人们所料,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至大瓦窑之间举行挑衅性军事演习。深夜零时许,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搜查。当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日军即向中国守军发动进攻。此即曰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国守军忍无可忍,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一○旅第二一九团在旅长何基沣的指挥下奋起反击,从此开始了历时八年的全国性抗日战争

         

6

主题

170

回帖

181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81
QQ
发表于 2008-9-1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间,我们已无从得知究竟有多少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又有多少孤魂暗自嗟叹。不止是“旅顺大屠杀”,不止是“平顶山惨案”,不止是“南京大屠杀”……不知还有多少个万人坑堆叠着同胞的白骨,不知还有多少土地浸透过亲人的鲜血。
       仅仅70多年后,曰本政☆府审定通过了新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书中将“九·一八事变”轻描淡写地称为“只不过是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并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美化成“进入”,将“南京大屠杀”说成是“南京事件”,将实施奴化教育和疯狂掠夺资源的行为说成是“促进中国发展”……曰本首相连年参拜靖国神社在我们眼中已不足为怪,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的“沈阳冲馆事件”却很少为国人所知。短暂而激烈的争吵、批驳过后,只剩下曰本法庭上寥寥数名败诉的控诉者的背影。
                    :/huffy  :/huffy  :/huffy  :/huffy  :/huff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684

回帖

1035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5
发表于 2008-9-1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丰臣秀吉以来的曰本历代统治者,制定一个个雄心勃勃的大陆政策,梦寐以求的理想就是占领中国。随着曰本先后打败大清国、俄国,到9.18前后野心膨胀到了极点,侵华战争杀戮国人不计其数。弱肉强事,落后挨打,这笔血债又该如何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主题

1763

回帖

2131

积分

四级士官

积分
2131

社区建设勋章

QQ
发表于 2008-9-18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kiss:
/祈福/点亮希望祈福灾民,天佑中华.众志成城,战胜灾难!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1502

回帖

196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68
发表于 2008-9-18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一八事变简介

1931年9月18日,曰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曰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曰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曰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曰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曰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曰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曰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12日,他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当时,曰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曰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2-5 22:45 , Processed in 0.08153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