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38|回复: 1

2007车坛回忆录:2007中国车坛6部大片

[复制链接]

180

主题

396

回帖

620

积分

二级士官

积分
620
发表于 2007-12-20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号大片

交强险纠纷

导演:保监会

主角:交强险各条款





剧情回放:交强险,一个怀着良好初衷诞生的社会公益险种,却在实践中激起了争议。有人说它是暴利,有人为它的公益本性辩护,从2006年实施之日起,交强险的口水仗一直就没有停过。人们争论的焦点可以归纳为保额低、保费高、重要配套制度缺位,“民心”险种难得民心。

在我国,交强险的经营模式尚未清晰,目前在政策层面并没有明确保险公司是替政府代办还是在商业经营,这也使得商业保险公司所处的角色十分尴尬。抛开制度缺陷不说,保额低、保费高以及救助基金等重要配套制度的缺位,客观上造成了人们对交强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公益性的感知和认同程度很低,争议、质疑、抨击等等由此而生。

点评:

按照交强险的现行制度,保监会是要求保险公司的交强险业务做到“不盈不亏”的,并要求实行分账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交强险要做到“不盈不亏”的绝对公平几乎是天方夜谭,低风险高回报的事实,已经让交强险几乎成为各大保险公司“只盈不亏”的赚钱工具。因为按照现有制度,交强险保费收多了不会退,征收时的种种费用也将记入,再加上交强险的赔付率极低……直接的结果就是让交强险成为保险公司的摇钱树!除此之外,围绕财务和经营的真实合理性,交强险业务还存在着多项“硬伤”。




2号大片

C-NCAP碰撞公正性遭质疑

导演: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主角:碰撞试验结果、参加碰撞车型的汽车企业




剧情回放:几次汽车碰撞结果公布后,C-NCAP在2007年受到了空前的质疑。事实上,C-NCAP每一次公布碰撞结果,都会引来一堆的质疑。并且这种质疑的声音有越演越烈之势,从最初的网友、厂商开始因媒体的质疑波及到普通消费者,甚至有媒体直接把C-NCAP与臭名远扬的“全国牙防组”相提并论。


尽管C-NCAP详细地解释、回答了一些社会的部分质疑,但还是无法完全向公众证明其所宣扬的第三方、公益性质的完完全全的公正性。抛开其每批公布的结果是否客观上造成横向不公平的比较不说,C-NCAP打着公益的旗号,进行的各种商业运作就不能让公众、媒体信服其公正性。


点评:
公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真正自己购买汽车而杜绝任何利益诱惑的碰撞试验无疑是最值得人们信服的。有关人士已经给C-NCAP出了日后发展之路的两道选择题,一是做真正的公益性,C-NCAP本身不再进行任何商业活动;二是完全商业化,放弃公益的旗帜、放弃促进中国企业发展的口号等,每次每项测评都进行公开收费,结果是否公布由厂商自愿选择。




3号大片

重组争端集中爆发

导演:上汽、南汽以及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

主角:上汽、南汽






剧情回放:3年前,由于地方利益作祟,原本的海外收购合作伙伴,却发展为竞购MG罗孚资产的“冤家对头”,最终造成了MG罗孚“一女二嫁”的尴尬局面。


3年后的2007年7月27日,业界盛传已久的上汽南汽重组案,终于有了第一份公开声明———上汽集团与南汽母公司跃进集团联合宣布,双方当天签署意向书,迈出了合作的第一步。虽然意向书并没有公布双方合作的任何具体细节,但业界还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汽车行业最大规模的重组案,大方向已经明确。


点评:
上汽南汽原本不该发生的故事背后,既有产业大局屈从于地方利益的成分,也有宏观政策调控失灵的因素。如今双方冰释前嫌,既是双方顺应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大势、避免重复建设、发挥资源协同效应之举,亦是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大力推动使然。上汽南汽重组后,不仅将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双方还将产生强大的互补效应。当然,上汽南汽重组并非一片坦途。




4号大片

车坛四大法规

导演:公安部、保监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保总局

主角:《服务群众十六项措施》前十项、车船税、交强险、轻型汽车排放




剧情回放: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车牌终身制,新车船税也在这一天开始征收,交强险费率也上下浮动30%进行缴纳,而且当天还是我国轻型汽车全面实施国Ⅲ排放标准的大限。公安部推出的《服务群众十六项措施》,其中前十项措施将于7月1日起实施。按照目前的规定,机动车报废后,原有号牌随即注销,车主买新车后只能换领新号牌。另外,自7月1日起,机动车车船税将随交强险一同缴纳,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免交车船税。我国数亿骑车人将不再为自行车交税。还有,交强险费率将与每位车主的交通事故和交通违章记录挂钩,实行上下最高30%的浮动。


点评:
政策是好的,但是实施过程却是复杂的。首先是申领报废车牌要有时间期限,为了防止有些人恶意买卖或变相买卖机动车号牌,交管部门也需要制定一些相关监管措施;车船税随交强险一起缴纳,车船税争议不大;交强险饱受批评,目前未有很好结果;7月1日是国Ⅲ排放标准大限,但从目前中国油品的质量来看,中石化和中石油等大型油品供应公司还拿不出向全国范围提供符合这个标准油的产品。



5号大片

广汽集团推出概念车

导演:广汽集团

主角:各类概念车





剧情回放:在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高调推出了媒体关注已久的广汽自主品牌概念车。这标志着广汽集团在掌握一系列造车基础技术的基础上,致力于汽车核心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实用化。


点评:
借广州车展推新车的契机,广汽集团开始集中发力,从概念车的发展方向上,可以看到广汽集团在自主品牌的发展上实际处于一个较高的起点,除了首先从中高级车型进入外,还为未来的车型规划定下基调。另外,位于番禺的广汽集团汽车研发生产基地一期总投资为68亿元,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和整车及发动机生产基地两部分,一期生产规模为20万辆整车,起步生产能力为10万辆。汽车研发生产基地的奠基,标志着广汽集团自主品牌战略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广汽集团作为华南汽车业的龙头老大,正蓄势待发。



6号大片

油价上涨伴发油荒

导演:中石化、中石油、国际油价环境

主角:油价、柴油、汽油






剧情回放:从今年上半年,油价就在上涨,且广东供油一度紧张,今年7月份以来,尽管有关方面多次宣布“几天内缓解”,但持续一个多月的广东成品油供应短缺却不断加剧,7月中旬以来,城乡处处汽车长龙等候加油成为珠三角一景,“油荒”成为广东媒体和市民议论的热点。


点评:
截至到目前,油荒并没有根本解决,油价也还会继续走高,油价的高企和供应紧张一定程度上造成车市的恐慌,国际原油供应紧张是国内出现相应紧张的外部原因,中石化则表示是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成品油价格调控政策,导致国内外成品油价格严重倒挂,国内炼油行业出现全面亏损,虽然中国石化集团的炼油企业仍坚持满负荷组织生产,但地方炼油和燃料油加工企业因无利可图而纷纷减产或停产,减少了对市场的资源投放量。业内人士则指出,国内石油产品开采、进口、炼制、销售全部环节由国资石油企业负责,除非出于不可抗拒因素,只要出现大面积供应短缺,相关企业难辞其咎,本次“油荒”属于人为造成。



“人和妖都是妈生的,不同的是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请问:你妈贵姓......?

  所以说做妖就象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
头像被屏蔽

192

主题

2348

回帖

2673

积分

版主

继续等待

积分
2673
QQ
发表于 2008-6-25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4-11 03:11 , Processed in 0.05243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