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73|回复: 2

紧急通知!甲型H1N1流感在南方又爆发了,特别是东莞的朋友注意

[复制链接]

41

主题

129

回帖

176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76
发表于 2009-9-2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蝴蝶花 于 2009-9-21 14:53 编辑

公司附近一所今年刚开的小学爆发甲流,刚刚公司发了内部邮甲型H1N1流感箱公告,确诊5例,另16例为普通感冒。
学校从这周开始放假7天,难怪今天早上没看到小朋友去上课(校车要从公司门口的环城路经过)。

公司也发接通知了,要求工厂所有人员每天早上务必测量体温。其实这只前公司执行过一段时间了,体温超37度就不准进厂区了,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为了您和亲人的安全,请及时相互转告。特别是在南方工作的朋友们

41

主题

129

回帖

176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76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搜到新闻了

东莞又暴发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
http://news.panjk.com/200909/20090921176789.shtml




 寮步香市小学21名学生发热,到19日已确诊5例为甲流

  全校停课7天,师生和病患者家属已服用中药预防

  卫生局昨日通报,9月19日,寮步香市小学21名学生发热,5例确诊为甲流。根据有关规定,寮步香市小学9月19日~25日临时停课7天。这是开学后,东莞发生的第二起聚集性甲流疫情。

  昨天下午,记者在寮步医院采访时获悉,目前在该院治疗的3名学生病情稳定;2名居家隔离治疗的学生,病情也趋向好转。

  21学生发热 5人确诊甲流

  据卫生局通报,9月19日,寮步香市小学发生一起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至9月19日调查时为止,经核实该校符合流感样病例诊断标准的学生21人,确诊为甲流的5人,涉及3个班级。依据相关规定,全校临时停课7天,时间为9月19日~25日。

  昨日,记者采访获悉,目前所有现症病人病情平稳,有3例住院病例,经积极治疗,目前症状已好转,无重症或死亡病例。

  疫情发生后,东莞立即启动疫情应急机制,采取各种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指导5名患者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暂停校内大型集会,凡发现有发热或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的学生立即送医院就诊,全校师生和病患者家属服用中药预防等。

  老师上课学防甲流知识

  昨天下午,记者在寮步香市小学看到,其校门口张贴着通知:原定于9月20日进行的“家教通”活动临时取消。

  在综合电教室,来自寮步医院的数十名医护人员正在给学校老师上培训课,讲授甲流防护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为学生做健康随访。记者看到,大批量的爱尔施牌消毒片置放在教室里。“我们要在停课期间,对学校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的卫生消毒。”该校负责人说。

  此外,陆陆续续有家长带着孩子到学校来领取防治流感的药物。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是学校通知他们过来领取中药预防的,并告诉他们如何煎制这些中药。

  病例增加 家长忙带孩子看病

  寮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连日来寮步镇的流感样病例有逐日增加趋势,且大多来自香市小学。

  昨天下午4时,寮步医院的发热门诊坐着多名戴着口罩的小学生,正在家长的陪同下接受检查。寮步镇目前规定,凡是有流感样症状的病例,都可以免费到医院接受检查。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我们是在收到医院免费体检的通知后,急急忙忙带着女儿过来看病的。”这位家长的女儿来自香市小学507班,从前日下午开始出现感冒症状。“本来前日晚上都退烧了,但昨日上午感觉又有热度了。正好学校通知我们去测量体温,发现高烧后迅即来医院进行治疗。

  大朗职中甲流患者

  均解除隔离回校上课

  记者昨日从大朗获悉,目前,大朗职中的10名甲流患者已全部解除医学隔离并回到学校上课,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也未出现继发感染。

  皮医生告诉记者,患者在居家隔离期间,家里的人也没有发生继发感染。该院还会继续派出医务人员跟踪这些学生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除了每天到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晨检之外,对患者家人的健康也会密切关注一段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684

回帖

1035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5
发表于 2009-9-24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最宝贵,这是大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2-6 06:54 , Processed in 0.0553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