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汤清素

我来了

 火.. [复制链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家的始祖汤英便是在此背景下移民邓州的。据汤集《汤氏家谱》记载:明朝汤英,原籍江西金溪八都,明初任南京户部尚书,后因事牵连,在洪武2年(1369年)从军,随北伐的明军(一说汤和的军队)来到了邓州,初居州衙,其居所后称为汤坑。在与蒙古人的作战中,汤英屡立战功,后来身殉沙场。因为明初水患频繁,汤英二子分别居城南稀饭岗和城北汤集。600多年来,汤家人在邓州这片土地上,子孙后代人口繁衍,辛勤耕作,累有功名出仕为官者代不乏人,汤英子孙遍及邓州、镇平、淅川、南阳、新野及湖北部分地区,,为一方经济振兴,作出默默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孔显,原籍安徽灵璧人。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闻邓州自元将失剌巴都攻陷、毁城,人民流离、无居守者近二十年,又以邓为名郡,遂简选金吾右卫镇抚孔显守御是州兼知州事。是年11月,显带文史张居岱、兵士汤明等五十人北上来治邓州。经襄阳,访询邓之流寓者獐裘樵,由其引导之刁河,得邓之耆民刘孝先,由其指引,在林莽蔽翳处找到了邓城故址。遂斩木通道,除地为营。一方面派人四下收集散亡;一方面相高阜之地,兵民协同规建新成。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经营,洪武四年(1371年)夏,城池建成(即今邓州内城),周长四华里三十七步,高三丈,基广三丈五尺,城濠深一丈五尺,内马道广一丈五尺。辟四门:东迎恩、南拱阳、西平夷、北门忌闭无名,以防湍水。同时规划市井街道,建设州治衙署及公私屋宇,遗民闻风来归者甚多。是年冬有军士千余人,编民一千七百余户,六千余口。洪武五年,显重建邓州宣圣庙。洪武六年。又将城砌为砖城。七月,升显为正千户,专理军务,不烦州政。洪武十年,显又寻求召信臣、杜诗所修堰陂旧址,率军民披剪荆棘,修理疏导,复如古昔。又在下高梁(今邓州夏集境)创修马龙堰,接严陵河与三郎堰水以灌田;在砖滩河创修吕公堰(今邓州都司境)灌田十八顷。由是稻稑遍于四境,家给人足。洪武十七年(1384年)四月,调贵州乌撒卫(治所今贵州威宁)。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五月,归返邓州。筑宅城南,安度晚年,卒葬湍河北(今邓州张楼大庄村)。显长男著,长孙安,至四世俱袭贵州乌撒卫正千户,其余子孙后人落户邓州,居于今邓州张楼大庄,文渠孔楼,孟楼大小孔楼、孔龙王营、孔北岗,白牛孔湾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假期的最后一天,从市区出发,一路沿着湍河,腰店,桑庄,来到邓州历史上有名的一门四进士(高名士,高经祥,高振宛,高振洛)的高家进士陵园,眼前呈现的是残碑断石,道光到光绪年间的德教碑,以及高家子孙的泣血石,曾经的辉煌化作一片烟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的洪武二年涨大水,先祖顺淤渣柴定居于汤集,似乎有些牵强,所有的记载没有这方面的水灾记录,但是汤集的位置属于岗坡地,只有一尺多的黑粘土,在 没有修建水塔时年年到了割麦的季节就需要撇水吃(就是早上用盆子在井底撇)又有一些道理,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让我们在迷茫中去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始祖汤公讳英字锐生金溪巴都人元尚书第洪武二年从军至(河南)邓(州)遂安居焉厥后始祖矢忠报国身殉边难载誉而归卒葬州东南土山店生二世祖伯进士讳彦文卜居州南葬双桥凹南次贡生讳彦明卜居州北卒葬双桥凹北二世祖彦明生三世祖讳海生四世祖兄弟八人长次徙居(湖北)房县三讳元霖贡生成化朝以国子生授兰陵簿后职授学正四讳沛五讳勇六讳君七讳泽八讳泉俱家(河南邓州汤集)居焉(乾隆三十五年汤集祠堂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邓州市志记载:民国十四年(1925年)土匪刘保斌打开汤集寨杀十数人离去,2000年有汤集人编写的《汤集家谱》记载,1935年刘保斌夏占标在不肖孙汤汉娃水浇土炮音信后打开汤集寨,掠杀260人,死绝十二户(外姓外户六户),事后汤汉娃被汤玉廷等族人活埋,可见除时间有出人外,汤集的确经历了一场劫难。(转帖请注明:http://bbs.dz0377.com/thread-9431-1-1.html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三十五年汤集祠堂碑“.....始祖讳英字锐生元尚书第江西金溪八都人洪武二年从军至邓......”中的元尚书第,在当时的情况下肯定有一定的含义,只是历史淹没了有关的资料,才使得现在的我们无法厘清缘由,等待我们在未来的时间里去找寻。(转帖请注明:http://bbs.dz0377.com/thread-9431-1-1.html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志通讯1985年第一期《潘廷楠二三事》中有关于潘廷楠疏通土山低洼地带惠民的事情,说明当时的“土山”就在现在的房山一带,这就意味着土山店就在房山附近,也就是说始祖长眠的土山店就是今天的房山一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06

回帖

15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0-5-1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星光灿烂 于 2010-5-13 11:18 编辑

不会吧,“城东南土山店”不可能是湖北房山一带,不论从方位和清理上都不可能。贴出来看看《潘廷楠二三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湖北的房山,而是腰店房山,邓州-新野公路穿房山而过,房山秦汉古墓群是邓州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修邓县志文艺卷:“鲁士纯.............土山房如竹聘为讲席.....”房如竹著有“房山个人文集”,说明土山店在现在的腰店房山一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阳大小汤湖的汤姓有记载说:始祖汤英元顺帝时充军至当时的汤湖所在地,后迁徙邓州,是否有这样的可能,必须有更充分的资料,而汤安夫的墓志有“以僮干连”的说法,或许有一些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30

回帖

297

积分

版主

积分
297
QQ
发表于 2010-6-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1_294:}
人生当如茶,清廉勝浮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栏井不是汤集,是今天的滕楼,汤集明清时归石栏里,相当于现在的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9

回帖

110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110
QQ
发表于 2010-6-11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老哥,兄弟来看你了!
最好是把牌坊辈分也放上来
很多后辈基本都不知道几辈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06

回帖

15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0-6-12 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數年如一日的執著,清素不愧是我輩中的大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三十五年的辈分:“光 祥 大 学 成 玉 和 贵 杰 清 仁 仲 仕 泽 源 修 齐 至 太 平”两千年续的辈分:“宗 荣 道 德 兴 金 正 建 文 明 贤 孝 继 华 本 培 乐 国 昌 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几乎看完了现存各个版本的邓州志,很想从中找到有关我祖汤英的资料,遗憾的是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只有'兵士汤明",显然不是我们的祖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0

回帖

129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129
QQ
发表于 2010-6-13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1_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汤明与汤英,是否就是一人?没有历史资料,无法说明,但是汤英,我们的 始祖洪武二年从军至邓,兵士汤明,洪武二年随孔显至邓,就那么的巧合呢,时间相同,身份相同,姓氏相同,就差了一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4-11 00:02 , Processed in 0.2067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