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汤清素

我来了

 火.. [复制链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段时间没有来社区了,多么想天天都来看看社区里的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99

回帖

314

积分

版主

积分
314
发表于 2010-8-31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州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回来,这里是邓州人的网上社区
爱春天的绿色,爱夏天的火热,爱秋天的丰硕,爱冬天的沉默,爱邓州我可爱的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北环路上封闭,可能是李克强副总理来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吸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了一趟老家真的好,生我养我的家,只剩了一颗臭春树和一颗老槐树,但还是那样的亲切和可爱,几十年来,曾经的三间瓦房,早已成了一片废墟,想当年刚盖好的时候,爷的兴奋样似乎就在眼前,“人来好”“汤集寨六队”的小楷毛笔字写在窗的上面,堂屋的条几上同样写了一行字,这一切都深深地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趁秋高气爽时候,沿邓桑高速通道,穿腰店大房营村,又一次来到房山,站在祖先长眠的地方,感受祖先的灵气,遥想家族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州城区向东大约10公里,有一座土山叫房山,以前山上草木茂盛,郁郁葱葱的,站在上面四下远眺,象海一样的庄稼和远近散落的大小村庄环绕四周,很有一派田园盛景的气象。房山属腰店乡辖区,邓桑公路横穿其上,近年来由于交通的便利和附近居民在它的上面不断建房,现在已逐渐形成一个小村落。说起它的来历,那还得从王莽撵刘秀说起。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以南阳刘秀为代表的豪强地主阶层也参与到反抗王莽的暴政中来。传说刘秀在邓州城下被王莽的部队打败,仓皇向城东逃跑。当他跑到房山的地方,由于鞋子里进了一颗沙子,垫的他非常痛,又累又痛的他逃跑的速度越来越慢,眼看王莽的部队就要撵上来了,实在没有办法了,就赶忙把鞋子脱下来磕了磕,穿上鞋继续跑。说来也怪,王莽的部队眼瞅着就要抓到刘秀了,可前面的刘秀突然间越跑越快,很快就从追赶者的视野中消失了。后来,就在刘秀脱鞋歇脚的地方,慢慢地长出了一座土山,就是现在的房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归传说,但房山奇特的地质现象吸引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房山的四周都是平坦的黑土,别说山了,就是一个土包子也看不到,但房山不但高出四周很多,更为奇特的是山的自身构造。它的上层是厚厚的黄土,有好几米厚,再往下就是白沙粒了,也不知道有多厚,反正附近的村民历来都从这里拉沙,从来也没有挖断过。
最近房山又有了新的传说,说从它的封土及规模来看,它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大型古墓。又有谁说得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主题

1132

回帖

1482

积分

三级士官

积分
1482
发表于 2010-11-10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邓州房山的介绍很详细,需要说明的是据我的实地考察和邓州志记载,第一房山土是砂土,就是过去铸铁用以降温散热的专用土,第二房山就是邓州的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秦汉古墓群,曾经出土过两块长1.5米宽50厘米的汉画像砖,是竖在墓门两边的墓砖,是一个好地方,也许始祖汤英长眠在这里,有深刻的用意,可惜找不到确切的位置了。只有现存的唯一一块道光四年由合族仝立,2000年在房山找到并保存在汤集的《元尚书第汤公讳英字锐生神道》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始祖汤英的迁徙洪武二年从军至邓(乾隆三十五年汤集祠堂碑)以僮干连徙邓(崇祯三年汤安夫墓志)冬十一月金吾右卫镇抚兼知州孔显带五十人仍以文吏张居岱兵士汤明(抑或就是汤英)来知是州(嘉靖邓州志)........历史的烟云湮没了芸芸众生的来来往往,何况我们的始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汤英以来的四世祖长眠的地方,都在州城的周围,距离在五千米以内,五世以后俱在汤集西南隅,乾隆邓州志才有汤家集的记载,是否可以这样想,四世以前汤家的先人们住在州衙后汤坑,其后才移居汤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35年(1770年】)碑文云

“汤氏始祖讳英,元尚书第,原籍江西金溪巴都人。洪武二年从军至邓,随安居焉。厥后始祖矢忠报国,身殉边难,栽舆而归,与诰封夫人邹氏,卒葬于州南土山店。”

此碑文距<汤安夫铭>有150余年,<汤安夫铭>里首次有“南京户部尚书”的说法,而这里不知何故又成了“元尚书第”,此碑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通过查对发现从此后世的碑文纷纷采用“元尚书”说法,而国初南京户部尚书几乎不再被提及,而2000年续谱碑文又似乎回到了国初南京的最初说法,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邓州汤英一支的辈分:乾隆35年(1770年)汤儒续谱{光 祥 大 学 成 玉 和 贵 杰 清 仁 仲 仕 泽 源 修 齐 至 太 平}和2000年汤和秀新续家谱{宗 荣 道 德 兴 金 正 建 文 明 贤 孝 继 华 本 培 乐 国 昌 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邓州境内,现存的古墓有公园南的穰侯魏冉冢,八里王的邓国侯吾离冢,解放村的阁老坟,以及最近的习近平先祖的习思敬坟,都昭示着我们邓州的古老和底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祖先的神道碑前,想祖先当迁徙邓州的时候,六百四十一年的岁月,一路走来的汤家人,都在为着家族的未来努力着。

有关汤英的痕迹在现存的邓州志上没有任何记载,可以看出历史的浪花对于一个人来讲真的是微不足道呀。汤明和汤英是否是一个人,无法确认,有一点他们两人都是洪武二年来到邓州的,需要我们努力去寻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月初二,和几位同学一起到十林习家祠堂,据乾隆年的习氏祖碑记载:始祖习思敬洪武二年随孔显来到邓州,是孔显所带五十人中的一个,这与南阳日报的说法不同,历史就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沿弘治年吴大有主持创修的土城墙一周,感受古老的邓州的韵味,残破的遗迹彰显古代邓州人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到钟营,寻双桥,二世祖长眠的双桥凹,如今成了一片农田,没有了一点遗存,只有我们的祠堂碑上的记载,还在告诉我们,曾经的记忆化作历史的烟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州现有的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多少?如何保护?传说中的钟营石桥可是邓州志中记录的文物保护单位。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曾经的祖先长眠的双桥凹南北已经是农民的良田,无从寻觅祖先的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4-10 23:54 , Processed in 0.22683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