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汤清素

我来了

 火.. [复制链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东坡祖坟有八个坟头,应该是高祖母领头,伯曾祖和聚,盛或族,曾祖和德,祖贵三,伯祖贵乾贵军贵钦,位于东场东约一千米,坟向西北,祖宗三代相互依偎,在佑护着后辈兴旺发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生命树:汤英--彦明--海--?--?--?--?--?--?--?--?--?--?--卜臣--一元--铭几--玉全--和德--贵三-杰秀--清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趁星期天的时光,沿乡间小道,漫步二世祖长眠的双桥凹的南北,三世祖长眠的六门堤前云水渠,似乎和祖先心相连,生生不息的汤家人,源源不断的汤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06

回帖

15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1-7-1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里,曰:鹿门堤。汉召信臣所筑,宋知州谢绛复修,壅湍水注钳卢陂,溉田兼障湍水泛溢之害,州人赖之
在河南邓县西,即今六门堤,亦名鹿门堤,《水经注》: 湍水迳穰县为六门陂,汉孝成之世,南阳太守召信臣以建昭五年断湍水立穰西石碣,至元始五年,更开三. ...

    祭祀:河南邓州汤氏始祖讳英字锐生神道
  英名千古传;后世子孙昌!
江西金溪县左坊汤家(今地名)汤海贤祭拜!(宗亲汤清素若要寻根问祖请与我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9

回帖

43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43
QQ
发表于 2011-7-28 1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点不和谐的东西。搬弄古人能说明什么?能证明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9

回帖

43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43
QQ
发表于 2011-7-28 1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点不和谐的东西。搬弄古人能说明什么?能证明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庆前在网上遇到了一位来自江西金溪左坊汤家村的汤海贤,他利用假期回金溪做了一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现在金溪没有巴都这个地方,就没有了先祖的信息,真正的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57

回帖

466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466
发表于 2011-11-22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顶一下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阳要平坟了,将来清明节没法过了,习家祠堂是名人堂了,老百姓无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次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老春树还是默默的长,洋槐树还是躺着顽强的长着,列祖列宗静静的安息在原有的地方,田间小路变作笔直的水泥大路,得济于南水北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的汤集祠堂邓北第一,巍峨的大殿青砖摸缝铮亮照人,气派的门楼前两个狮子站在门前看着汤英的后世子孙来来往往,茂密的四颗柏树守护着列祖列宗的灵魂保佑汤英的后人腾达飞黄,清澈的二眼井水滋润着汤英的后人绵延有继,这就是乾隆三十五年的汤集祠堂的辉煌,可惜现在只有唯一的“二眼井”还在静静的流淌着甘甜的清水,还有汤集祠堂碑上的文字在述说着汤英以来的历史足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在汤集发现了一组原存放在祠堂的前庄碾道十四世汤公讳卜悌裴氏的木主牌位,现在保存在他的后世子孙汤杰江的家里,难得的历史见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州城区向东大约10公里,有一座土山叫房山,以前山上草木茂盛,郁郁葱葱的,站在上面四下远眺,象海一样的庄稼和远近散落的大小村庄环绕四周,很有一派田园盛景的气象。房山属腰店乡辖区,邓桑公路横穿其上,近年来由于交通的便利和附近居民在它的上面不断建房,现在已逐渐形成一个小村落。说起它的来历,那还得从王莽撵刘秀说起。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以南阳刘秀为代表的豪强地主阶层也参与到反抗王莽的暴政中来。传说刘秀在邓州城下被王莽的部队打败,仓皇向城东逃跑。当他跑到房山的地方,由于鞋子里进了一颗沙子,垫的他非常痛,又累又痛的他逃跑的速度越来越慢,眼看王莽的部队就要撵上来了,实在没有办法了,就赶忙把鞋子脱下来磕了磕,穿上鞋继续跑。说来也怪,王莽的部队眼瞅着就要抓到刘秀了,可前面的刘秀突然间越跑越快,很快就从追赶者的视野中消失了。后来,就在刘秀脱鞋歇脚的地方,慢慢地长出了一座土山,就是现在的房山。
传说归传说,但房山奇特的地质现象吸引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房山的四周都是平坦的黑土,别说山了,就是一个土包子也看不到,但房山不但高出四周很多,更为奇特的是山的自身构造。它的上层是厚厚的黄土,有好几米厚,再往下就是白沙粒了,也不知道有多厚,反正附近的村民历来都从这里拉沙,从来也没有挖断过。
最近房山又有了新的传说,说从它的封土及规模来看,它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大型古墓。又有谁说得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漫步在二世祖彦明彦文长眠的双桥凹南北的秋田里,奄奄一息的玉米苗在渴盼着一场夏天的雨的浇灌,祖先的灵魂在护佑着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生生不息的汤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中华万家姓4 D  L: M% z4 C- b
数据来自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

  第1—100名
01.王9200 02.李9000 03.张8500 04.刘6700 05.陈5800 06.杨4000 07.黄3100 08.孙2600 09.周2500 10.吴2400
11.徐1900 12.赵1800 13.朱1500 14.马1500 15.胡1400 16.郭1400 17.林1300 18.何1300 19.高1200 20.梁1100
21.郑1100 22.罗1000 23.宋900 24.谢900 25.唐780 26.韩760 27.曹730 28.许730 29.邓730 30.萧730
31.冯700 32.曾680 33.程660 34.蔡650 35.彭640 36.潘620 37.袁620 38.于600 39.董590 40.余580
41.苏580 42.叶580 43.吕570 44.魏570 45.蒋540 46.田520 47.杜520 48.丁470 49.沈470 50.姜460
51.范460 52.江450 53.傅450 54.钟440 55.卢440 56.汪430 57.戴430 58.崔420 59.任420 60.陆420 61.廖420 62.姚410 63.方410 64.金380 65.邱(丘)380 66.夏370 67.谭370 68.韦370 69.贾370 70.邹360
71.石360 72.熊360 73.孟330 74.秦320 75.阎310 76.薛310 77.侯300 78.雷300 79.白280 80.龙280 81.段270 82.郝270 83.孔270 84.邵270 85.史250 86.毛250 87.常240 88.万240 89.顾230 90.赖230
91.武220 92.康220 93.贺220 94.严220 95.尹220 96.钱220 97.施210 98.牛200 99.洪200 100.龚200     第101—200名

101.汤200 102.陶200 103.黎200 104.温190 105.莫190 106.易170 107.樊170 108.乔170 109.文170 110.安170
111.殷170 112.颜170 113.庄160 114.章150 115.鲁150 116.倪140 117.庞140 118.邢140 119.俞140 120.翟140
121.蓝140 122.聂140 123.齐140 124.向140 125.申140 126.葛140 127.柴135 128.伍130 129.覃130 130.骆118 ;
131.关117 132.焦115 133.柳114 134.欧113 135.祝111 136.纪110 137.尚102 138.毕99 139.耿99 140.芦98
141.左97 142.季96 143.管95 144.符94 145.辛90 146.苗89 147.詹89 148.曲88 149.欧阳88 150.靳88
151.祁86 152.路85 153.涂85 154.兰84 155.甘84 156.裴83 157.梅83 158.童83 159.翁82 160.霍81
161.游81 162.阮81 163.尤80 164.舒80 165.柯80 166.牟80 167.滕78 168.谷75 169.岳72 170.卜72
171.成72 172.饶72 173.宁71 174.凌71 175.盛70 176.查68 177.单68 178.冉67 179.鲍67 180.华67
181.包65 182.屈62 183.房60 184.喻58 185.解55 186.蒲55 187.卫55 188.简55 189.时54 190.连54   191.车54 192.项53 193.闵52 194.邬52 195.吉49 196.党49 197.阳49 198.司48 199.费47 200.蒙47 9  
  第201—300名

201.席47 202.晏47 203.隋46 204.古46 205.强46 206.穆45 207.姬44 208.宫44 209.景44 210.米43  211.麦42 212.谈41 213.柏41 214.瞿40 215.艾40 216.沙40 217.鄢39 218.桂39 219.窦38 220.郁38 8  221.缪38 222.畅37 223.巩37 224.卓36 225.褚36 226.栾36 227.戚36 228.全36 229.娄35 230.甄35 8
231.郎34 232.池34 233.丛34 234.边34 235.岑34 236.农33 237.苟33 238.迟33 239.保33 240.商32 8 N3
241.臧31 242.佘31 243.卞31 244.虞31 245.刁30 246.冷30 247.应30 248.匡30 249.栗30 250.仇29
251.练29 252.楚28 253.揭28 254.师28 255.官28 256.佟28 257.封27 258.燕26 259.桑26 260.巫25
261.敖25 262.原25 263.植24 264.邝24 265.仲23 266.荆23 267.储23 268.宗22 269.楼22 270.干22 .  271.苑22 272.寇21 273.盖20 274.南20 275.屠20 276.鞠20 277.荣20 278.井19 279.乐19 280.银19 ;  281.奚19 282.明19 283.麻19 284.雍18 285.花18 286.闻17 287.冼17 288.木17 289.郜17 290.廉16
291.衣16 292.蔺16 293.和16 294.冀16 295.占16 296.公15 297.门15 298.帅15 299.利15 300.满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8

回帖

33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33
QQ
发表于 2012-8-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家伙的 还得问你叫个什么的 我舅汤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舅的名字?你也有一半的汤英的血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氏的来历
说起来杨姓来历,也是历尽沧桑,那是明朝时期,朱元璋开国打天下是结交很多天下贤士,其中都有我们邓州现在的三大性,杨姓,汤姓,丁姓,
在当时大家看过历史的都知道,朱元璋得天下全品他结拜的二十四弟兄,就是历史上说的明朝二十四功臣,朱元璋得天下以后,自己是朝廷,可是手下很多大臣都无法管理,原因是功劳都比他大,朱元璋天天闷闷不乐,有一天朱元璋去庙里烧香,庙里和尚看到朱元璋就给朱元璋出了一个主意。
和尚说皇上你这样的面相肯定你有什么心事,不妨给老衲讲讲老衲可以帮你,在当时朱元璋摇头说;树叶茂可以动根吗?和尚哈哈大笑,朱元璋问和尚,你为何大笑,和尚说树叶的茂盛是树根的水分,而叶子茂盛也可以借助天气的水分,这是朱元璋点头笑曰,明白了。
这就是历史上说的火焚庆功楼,在当时朱元璋的兵马大元帅徐达通过和尚知道其中的奥秘,
在那天开庆功宴时,朱元璋让他亲信把楼下堆了油松干柴,在他敬完功臣们酒后下楼就开始点火,可是在他下楼时反手锁门时后面有一个人说,主公难道你一个也不留下吗,朱元璋抬头一看是元帅徐达,他两个就一起下来了,剩下全烧死了。
刚好那天杨姓杨涟,丁姓丁得星,汤姓汤英,他们几个没在朝中去福建了,幸免于难,他们几个回来走在城外碰到徐达,徐达告知事情的经过,徐达从此就隐身没在露面了,汤英,丁丁得星,都在说回朝辞官算了,可是杨莲非要给死去的兄弟讨个公道,在当时朱元璋大怒就把姓杨四百多口全部杀完,就有一个小孩留在汤英家幸免遇难,汤英跟杨涟是姑表弟兄,后来汤英就跟丁得星一起带孩子来到现在的邓州,汤英住在现在的裴营北汤集,后来传说没生后辈,姓杨的给汤的一个孩子过继传后,才形成汤杨一家人,汤杨不结亲的传说,姓丁的落户到现在的裴营乡,小丁营,姓杨的刚开始住在现在的市里面老电影院(杨氏园)后来到现在的裴营乡军杨村。军杨意思就是军犯,万一上面查好解释,那是还没有平反冤案。姓杨的到九几年才有祠堂,上面是老辈的传说,望知情人士在添加,给我们邓州姓氏文化添点光彩,谢谢!  
"汤英住在现在的裴营北汤集,后来传说没生后辈,姓杨的给汤的一个孩子过继传后,才形成汤杨一家人,汤杨不结亲的传说”就是一个传说,有明确的记载,汤英的儿子彦明彦文分居州北汤集州南汤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见识了汤集现存唯一的祖先牌位---前庄碾道祖先卜第的牌位,由三层组成,第一层,倒扣的木盒,第二层,封面,上写“清显考(妣)兆甲(魏氏)府君(孺人)神主”,第三层,牌位,上写“显考汤公(魏氏)讳卜第字兆甲(孺人)行四神主”,两边详细写明各自的生卒年月,难得的家族文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7

回帖

26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务院新闻发言人今天说,河南平坟的初衷是好的,尤其是作为河南是粮食主产区,但是强制平坟的方法是不妥当的,没有考虑老百姓的心理感受!河南的大领导小领导,这可是国务院的声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4-10 23:54 , Processed in 0.0614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