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19|回复: 2

【警惕】东莞共报告基孔肯雅热204例 尚无危重症与死亡病例

[复制链接]

513

主题

1150

回帖

1703

积分

三级士官

积分
1703
发表于 2010-10-7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新闻: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10/07/c_12633736.htm





    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岛屿基孔肯雅流行的“罪魁祸首”,该蚊种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资料图)

    新华网广州10月7日电(记者肖思思)广东省卫生厅6日晚发布消息称,截至10月5日16时,东莞共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204例,均为轻症病例。

    广东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10月1日至5日,东莞市新增15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截至10月5日16时,东莞共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204例(含回顾性调查病例),其中,经实验室确诊38例,疑似166例。目前所有病例均为轻症病例,病情稳定,无危重症及死亡病例。

    广东省卫生厅组建了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5日上午,派出医疗救治专家组到东莞市指导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并指导当地制定了《东莞市基孔肯雅热患居家医学观察和住院治疗指引(试行)》。

    广东省卫生厅专家提示,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潜伏期一般为2天-4天,也可长达7天-12天。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躯干部皮疹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结膜充血、腹痛或出血症状。

513

主题

1150

回帖

1703

积分

三级士官

积分
170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多地开展杀灭蚊虫行动。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吸血传播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疫病,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主要流行地区为非洲和东南亚。该病潜伏期为2—12天,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关节疼痛、皮疹和轻度出血,病死率约为0.09%。

怎么预防基孔肯雅热?
    首先,去“基孔肯雅热”疫区的朋友们,要做好个人防护。建议穿长袖衫,并涂抹驱蚊霜或驱避剂,避免被蚊虫叮咬。

    倘若已经在疫区被叮咬的朋友,出现发热、皮疹、带状疱疹,以及手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极度疼痛等症状,返回后最好立刻做一个全面有效的个人检查。

    医学专家说,防蚊灭蚊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措施,要全面清除积水等蚊虫孳生地,做好个人防护,以免被蚊虫叮咬。

    无论家中、工作场所,还是公共环境,大家一起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就是对自己健康的有效保护。


    家中灭蚊。家里养花养草的,有空调积水的,瓶瓶罐罐的都要注意清除积水,不让孑孓滋生。

    爱在办公室养花草的,要养成及时清洗花瓶的习惯,不让花瓶成为积水的地盘,不给蚊子幼虫繁殖创造一个人为的“安乐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99

回帖

314

积分

版主

积分
314
发表于 2010-10-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这个地方,卫生死角确实很多的,市区还比较干净,但是人多,也是需要经常打扫的!
所有的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2-6 06:50 , Processed in 0.05855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