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5|回复: 0

复旦学子被困惊动高层 不计代价夜上黄山救援

[复制链接]

19

主题

16

回帖

38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38
发表于 2010-12-25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news.sina.com.cn/c/2010-12-24/010221698063.shtml



复旦学子悼念遇难民警张宁海。新华社发

  “复旦18驴友被困黄山”真相调查

  一条求援短信惊动两地高层,命令当即层层传达到景区

  新快报讯 12月12日,18名复旦驴友被困黄山未开发区域。在上海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急切求助下,黄山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救援。18名处于户外运动中最低级别安全的被困人员获救,而一名24岁的警察在救援途中失足坠崖牺牲。在当地,“夜不上黄山”是惯例,可“被困者是复旦学生啊”。在层层领导的重视之下,不计代价救援的背后令人深思!

  黄山集结 没人敢不重视

  12日晚10时,28岁的黄山景区交警唐军(化名)吃完饭,刚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时候,手机响了。

  电话是队上打来的,队长命令,18个复旦学生被困黄山未开发区域,指挥部命令他们紧急集结,作为预备队准备参加野外搜寻。窗外,大雨下得正紧,他抓起雨伞冲出门去。唐军赶到云谷寺索道附近的停车场,看见了市长的车。大批官员早已经在现场。他们被告知,黄山市长宋国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建军,市委常委、黄山管委会党委书记许继伟,市公安局局长鲍仕魁等早已经到达。

  一个黄山警官事后告诉记者,当命令层层传达到景区时,没有人敢不重视。

  复旦效应 只能不计代价救援

  公开信息显示,被困队员在上海的亲戚收到他们被困的信息后,立即通知了上海警方。该消息被立即上报给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在短短的30分钟内,就异常高效地转给了复旦大学和安徽省委、省政府以及安徽省公安厅。

  事后,山友讨论这次大规模救援,属于国际惯例中的顶级接援级别———红色险情应对措施。而与之对应,18名学生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下被困,无人受伤,属于遇险中最轻的险情。

  当地山民告诉记者,当地有个惯例,夜不上黄山,更不要说雨夜上未开放的区域。当地警方证实了这个说法。一个参与救援的警察告诉记者,按照国际上救援的原则,只要可能危及到救援者本身的生命安全,救援可以停下等待时机。以这次为例,如果白天进山,情况会好很多。但他们面对的情况是,只要各级领导层层重视,一切都不一样了。基本就只能是不计代价救援!不计条件,不计后果。他说,这些被困者身份特殊,复旦大学的学生!万一学生晚上在山上出了事,我们不好交代,领导无法向省上交代,省上无法给兄弟省市交代……

  他痛苦地说,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必须牺牲,都只能牺牲警察。“24岁的孩子,父母的独生子。人不在了,网上说要求给老人200万。有用吗?没用!”他说。

  四次求助 三次失败?

  知情人透露,被困学生一共求救四次。前三次报警电话中,接警人没有听明白,报警人也没有公开学生身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事隔多日以后,舆论始终纠缠于一个问题,似乎所有这些的动静都和18个人团队中一个叫施承祖的27岁青年发给自己远在上海的二姨父的那条短信有关。

  短信内容是:“黄山,GPS30’07.696。118’11.694。救命,有18个人。”

  事后,领队侯盼称,12日13时:山里落水的GPS,可能定位出现偏差,开始偏离原定路线。到下午4时,天色渐暗,大雾。他喊停了队伍,这时候发现迷路了。事后得知,从4时半到5时半之间,他们一共4次报警,前三次分别打到了本地110,上海110,然后再次打给了本地110。电话接通后,队员报告了被困的状况,据知情人透露,在讨论方位时,黄山方面接警人没有听明白,报警的时候,也没有公开学生的身份,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期间,队员们的手机大多数没有信号,但其中的一部手机有信号,但也时有时无。

  三次报警失败后,一个队员想到了上海的亲戚。当时的说法是,他二姨父影响很大,如果向他求助,绝对有效。

  黑夜救援 敢死队式突击

  黑夜中,救援人员在风雨交加的茫茫黄山一路呼喊,找到学生时已在无人区行进了6小时。

  据参加连夜搜寻的民警介绍,到位的队员被编成了三个组,分别从云谷寺向东北方向搜索。一个队员告诉记者,他们什么都来不及准备,只从家里抓了一件雨衣,一顶头灯就上山了。近百人的队伍冒着大雨和寒风向峡谷突进。他们一路走一路呼喊,风雨交加的茫茫黄山,伸手不见五指。

  13日凌晨2时37分,张宁海所在的队伍到了谷地,发现了被困者发出的灯光信号。至此,这支队伍已在风雨交加的黄山无人区行进时间已近6个小时,很多队员体力都出现了问题。指挥部立即决定撤回其他的搜寻队伍。13日凌晨3时过,被困学生轻装准备下山。前面就传出消息,有人掉下去了。事后确认,确实有参与救援的警察牺牲了。救援队经过停顿后,要求继续下撤。探险队领队侯盼坚决反对,近50人的队伍多数返回临时营地,在风雨中默默等待天明。

  13日上午10时,18名驴友安全出山。在惊动了上千人,动用了230名实地救援人员,并付出一条生命的代价后,这18个人脱离了户外运动中最低级别安全威胁。而此时,牺牲烈士张宁海的遗体,因山路艰难,依然被困山上。黄山市调集了武警上山,历时7个小时,才将烈士的遗体护送下山。(据《成都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2-5 20:48 , Processed in 0.16851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