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27|回复: 1

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

[复制链接]

19

主题

16

回帖

38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38
发表于 2011-1-6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稍有《宪法》和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因此,基于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对法律尊严的维护之意,笔者一贯反对任何人对终审案件作出任何“批示”,反对终审案件进入信访渠道,更反对“媒体审判”。但是,在许多老百姓,包括政法干部家属和法官本人的维权过程中,却不约而同地走出了一条奇怪的道路: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

  近几年来,不少大案、要案、旧案、积案、冤案久拖不决,只有上了报纸,传到网上,才得以最终解决,或引起重视。例如,河南张海超开胸验肺案、河南赵作海冤案、河北聂树斌案、湖北佘祥林案等,如果没有媒体曝光,特别是“网上监督”,冤案当事人不知要含冤忍辱多久?这样的事情一多,更多的人就会意识到,上诉不成上访,上访不成上报,上报不成上网。只有大众舆论的推动,公民个人才能讨回一个公正、公平的“说法”。这种结局的好处是媒体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为求告无门的老百姓撑起了一张铺天盖地的保护伞,维护了社会正义与良心,也提高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与此同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信访部门的社会公信力一挫再挫,使人狐疑。

  古诗有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最近发生的湖北省厅官夫人“错打门” 事件证明,作为政法部门高级官员,湖北省政法委综治维稳办副主任黄仕明、陈玉莲夫妇5年奔走,居然无法给因医疗事故死去的女儿讨到说法,他们近水楼台不得月。6月23日,走上上访之路的陈玉莲被“错打”16分钟,直至7月20日媒体曝光,“错打门”案件通过网络传遍全国,舆论一片哗然,陈玉莲的冤情才得以 “被重视”。由此可见,向阳花木难逢春。依然是媒体,为黄仕明、陈玉莲夫妇撑起了保护伞。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湖北省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冯缤,为了妻子的劳动争议纠纷,他已经和自己的“东家”———孝感中院打了3场官司。在发现难以用法律诉讼为妻子维权后,他走上了上访之路,穿着法袍到省高院门口喊冤、拦车。冯缤上访没有结果,个人遭遇处理,案情先上报,后上网,“穿着法袍上访的法官”上访事件成为舆论焦点,案件才再次“被重视 ”。俗话说:“靠山吃山。”法官冯缤的法律靠山何在?无可奈何,他又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走“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的道路,寻求舆论支援。没成想,却被免了职。

  一桩桩、一件件“媒体监督”和“网民判案”事件,不断强化老百姓“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的维权意识和模式化思维,并形成广泛共识。长此以往,《宪法》和法律尊严何在?国家行政、司法和监督机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何在?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大问题。
来源: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9/12278022.html

9

主题

299

回帖

314

积分

版主

积分
314
发表于 2011-1-28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问题,不解决就是大问题!
可大可小,自己看着办!
所有的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4-20 03:18 , Processed in 0.0486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