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捕头

《嘉靖邓州志》和《乾隆邓州志》【高清晰矢量文字】

 火... [复制链接]

225

主题

684

回帖

1035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xy09 发表于 2014-5-28 04:09
淅川厚坡人,以前邓县的,能看到厚坡的资料吗

邓州志里涉及到镇、店一级的资料很笼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684

回帖

1035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5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州志卷之七 选举表

尝检宋史有云,无愧科名者仅三人,而心窃疑之。将谓夫举以行矣,而或亏于令终扬以言矣,而或袭于庸违波颓风靡,虽俊哲未易以径超耶。吾邓自汉辟举,唐进士诸科,入我明兴,是典愈为崇慎士之凭借风云翩然上征夫,既出其经济之珍,来焜耀于邦家矣,而不可以无表,于是列朝代,叙里氏,详世系,先后蹱接,俾世之君子指其名而评藻之,曰某某华实并茂,亦有枚叶媒进如某者,某某始卒一节亦有通显易介如某者庶几,鉴于斯,修于斯,式无愧于斯作

(表略)

论曰:辟举制科均之取士也,唐以前辟举重,唐以后制科重,岂上之所用有异?故时之所趋遂殊耶。国初犹用辟举,至宣德后尽废之,益以征淳古之远巳,虽然遭逢圣神奋起,豪杰以科举自见,不以科举自限者。嗟,我邓郡吾见亦多矣,是故唐进士则有若张睢阳,宋状元则有若贾直孺,我明贡士则有若鐡鼎石,乡解则有若李文达。堂堂诸公如彼威凤群羽,归德如彼景星五纬逊辉顾不存乎其人哉。赞曰:王国克生帝臣不蔽化鲲扶摇应龙蟠际德施溥焉令闻长世币𦖳殊轨征庸一致


邓州志卷之八  舆地志

疆域 星野 山川 风俗 古迹 镇店

神圣抚寓界画土疆,义寓兼联厥存明制维,兹邓郡固豫服之隅,而一区之奠也。不曰仰观有象纬之分,俯察有河山之布,考古有遗迹之陈征,今有时制之设者乎,其间沿革,以乘时名称,以视地而悬丽融结则万祀不易风气好尚,则三王同之辨方定位敬于是而稽焉,作舆地志。

疆域(附至到)
州县东抵南阳,西抵郧阳,南抵襄阳,北抵商洛,延约三百里,袤约六百余里。
至到:邓州东至新野县界六十里。到唐县一百八十里。东南至新野界五十里,到县七十里。南至湖广襄阳界九十里,到县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光化界六十里,到县一百二十里。西至均州界一百三十里,到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至内乡界九十里,到县一百二十里。北至镇平界五十里,到县九十里。东北至南阳界六十五里,到县一百三十里。唐韩愈至邓诗:湖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商岩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内乡县:东至镇平界三十里,到县九十里。南至邓州界三十里,到州一百二十里。西至淅川界四十里,到县一百三十里。西北至商南界三百里,到县五百里。北至卢氏界四百五十里,到县五百里。东北至嵩县界三百里,到县五百里。

新野县:东至唐县界五十里,到县一百二十里。南至襄阳界五十里,到县一百四十里。西至邓州界五十里,到州七十里。北至南阳界四十五里,到县一百二十里。

淅川县:东至邓州界九十里,到州一百八十里。南至均州界六十里,到州一百三十里。西至郧县界五十里,到县一百九十里。北至内乡界七十里,到县一百三十里。
○自州治至本省七百三十里,到南京一千八百里,至京师二千三百里。


星野(附气候)
邓州星曰鹑火宫,曰狮子时,曰午分,曰周,值柳星张之宿初柳七度,终张十四度,三县同。
昔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邓本古豫之南,上系北斗之摇光,二十八宿之大火,而五星躔于荧惑,方位辨于戊巳。秦汉以来,当宋之分在氏房心之次,又在翼轸之间,然郡县之设沿革不一,咸执史记晋至之属,不悟山河之分丽斗柄之升沉,故使后之论者纷如也。惟唐僧一行,考班固之志,陈卓之史费直之说,蔡邕之月令皇甫谧之世纪而折衷焉。邓为三河之域,星曰鹑火宫,曰狮子时,曰午分,曰周,值柳星张之宿初柳七度,终张十四度,以此观之,邓内新淅分野明矣,或者谓分星不可以州国拘,若荧惑守心而兆朱五星聚井而瑞汉越得岁而吴凶福在吴而秦败天人之际所系甚重。鸣呼,仰观俯察当知所慎焉。

气候(其气 正其 候准)
昔轩辕氏作乐以宣八风之气,王制月令推庶征以定七十二候,然东南之地桓燠淫雨,冬华少雪,二月麦登,五月稻熟。若西北之地,反是。昔者周公表正河洛为天地之中,邓去河洛不远,隋志所谓三河之郊气正赤是巳其候,东风雨西风晴,间有南北风而雨者,立春后草木渐华,蛰虫启户,民渐单衣。清明前后多风雨。五月敛二麦,内淅尤先熟。六七月间敛粟菽,故有七月挂锄之谚,三伏则盛暑,此皆天地之仁气也。立秋后草木渐周,万实告成。霜降,先三日有霜,风发蚤夜渐冷。三冬有雪,河水冻,民皆拥重绵穿毡衣,此皆天地之义气也。四序不爽,寒燠时若,厥民多寿厥物蕃育鸟备四方之音,木极南北之品,人生其间,能察四时分至之候,以节其起居服食。如谚所谓,夏早起,冬晏卧,春莫先脱,秋莫先着,□食萝卜□食□□□,斯免于沴气之(page106尾)触矣,虽然调燮阴阳以时其风雨,亦存乎司民命者。


山川 附形胜、景致

邓州之山

其西南城隅曰紫金山。冈阜特起元初都督史天泽筑城,依山为隅,其下有二洞,为宋状元贾黯读书之所,内乡季蓘有“灯火昔人曾此地,柏松秋雨自空山”之句。
州守邓鼎诗:
  携壸同上紫金山,极目秦中百二关,
  绿树撼风惊落帽,黄花对酒喜开颜,
  衡阳雁去家千里,湘浦潮来水一湾,
  笑把茱萸拚共醉,等闲莫遣鬓毛班。

同知沈继先诗:
  忽闻春尽强登游,风淡尘清野趣幽,
  满地落花红雨乱,连郊宿麦翠云稠,
  喜多啼鸟当窗唤,恨少飞觞逐水流,
  愿得主翁重有会,醉欹乌帽醉翁头。

六里曰沙冈,三十里曰龙亭冈,五十里曰伯林冈,六十里曰禹山,上有大禹庙,下有龙潭,又西十里为上禹山,亦有大禹庙,其南为泉池,平地涌泉,溉田数十顷。七十里曰汤山,东西两峰对峙,东峰有成汤庙,又云下有温泉如汤,故名。其东南有河池接汤泉水。八十里曰石门,状如门阖又有莲花石,前人凿石为光化县界。一百里曰洞儿山,旧名杏儿山,其山连绵数十里,南抵孟桥,北抵三尖山,西抵大河,有洞甚多,盖士人避兵之地,又传孟珙用兵于此,山下多煤炭,知州潘庭楠所开煤洞即此。其下有一堵泉,泉水涌出灌田十余顷。其西曰五陇山,据一统志云:在邓州西五阜连接,上有诸谢兆域谢峰尝家焉,今未详。宋梅尧臣诗:穷览川原胜,经行未见频,樵深但闻斧,谷暖自留春。

三里曰鹿门堤,汉召信臣所筑,宋知州谢绛复修,壅湍水注钳卢陂溉田,兼障湍水泛溢之害,州人赖之。五十里曰望城冈,蜿蜒数十里,如城廓之状,中有流水,冬夏清冽,全州胜概无逾于此,曰红崖,六十里曰峭山崖,其西北八十里曰覆釜山,状如覆釜,上有清禅寺,近属唐府地粮贰石参斗应本州差,其右为五龙泉,水四时不竭,山之左为先主山,上有先(page107end)

主庙,右为鏊峰山,鏊峰之左有济源泉,北为界山,下有雅祖洞,圣母泉。
唐状元钱起登覆釜山诗:
  蝴蝶弄和风,飞花不知晚,王孙寻芳草,步步忘路远,
  况我爱青山,涉趋皆游践,萦回必中路,阴晦阳复显,
  古岸生新泉,霞峰映雪巘,交枚花色异,带石云根浅,
  碧洞去忘归,紫芝行可搴,方耻嵇叔夜,林卧方沉湎,
  又遇道人诗,真气重嶂里,知君嘉遁幽,山阶压丹冗,
  药井通洑流,道人带经出,洞中携我游,欲骖白霓去,
  且为紫芝晋,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

王维饭覆釜山僧诗:
  晚知清净理,自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馀。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九十里曰永青山,北西属内乡,东南属邓州,山多竹松,四时长青,故名。下有煤洞二,州守于宽欲开未果,其北五十里曰朱冈,东北二十里曰井亭冈,其东南二十五里曰太湖石,在湍河内人凿之为山。十五里曰土山,俗名土山洼,其南二里曰鏊子岭,曰骆驼冈,俱在土城内。二十五里曰柳峰冈,七十里曰柘林冈,八十五里曰白马冈,七十里曰析隈山,左传:秦人遇析隈于此,因以名山。○河,其北三里曰湍河,源出卢氏县熊耳山枪竿岭东南,流经内乡,绕邓城北,转东南会赵河,流新野西,合白河达汉江。
金元好问渡湍诗:
攸攸人事眼中新,悄悄孤怀百虑纷,
伎俩本宜闲处著,姓名谁遣世间闻,
秋江澹沱如素练,沙浦空明行暮云,
早晚扁舟载烟雨,移家来就野鸥群。

湍北三里曰江石河,集沟浍众流达于湍。四十里曰严陵河,源出镇平五朵山,流百余里至邓境,由高梁下至白牛。世传汉严子陵曾钓于此,故名。其东北三十里曰白牛河,即严陵河,下流东入于赵河。五十里曰赵河,源其自镇平五朵山,流至州东,㴔滩入湍河,其东曰三里河,分湍之派溉土山洼田,末流(page108end)

由蒋口复入于湍,其南十里曰蔈草湖,水由中渠达于刁河,四十里曰桐子河,自刁河流入白河通塞口曰莲花池,在构林关之东。其西南十五里曰刁河。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吴少诚所开,源自内乡西北萧山,流过州,至新野,南入淯,因水势迅险,故名。五十里曰砖滩河,源出禹山泉池,其下流异名曰排子河,曰茱莄河,曰清河,流达汉江。其西二十里曰隔子河,源出内乡桥头三渠口,流入刁河。其西北三十里曰曲河,源即灵山水,灵山南面为州境地,山水下流十余里会小龙等泉,又至永青山下,会葫芦山大龙行渠,经张村至冠军及曲河堰,春夏灌田,秋冬引入城池。正德间,因流贼之变,暂引刁水入城池,此河遂为豪民所田水入湍河。八十里曰老龙潭,在内乡邓州界接夫子涯,水今流至邓城,西入于刁河。

形胜:东通吴越,南控荆襄,西邻巴蜀,北负关陕,为南阳钜镇,又云六山障列,七水环流,舟车会通,地称陆海。

八景:俱知州潘庭楠诗
花洲相迹--范老天上去,虚无洲楼台,楼台忽复起,云驾神归来,百花如锦绮,岁费东皇裁,徂新有松柏,徙向祠前栽。
土釜禅林--釜山敞禅宫,宛在素烟际,劻勷尘区子,宁解西来意,定钟四大声,妙香三昧气,钱生搴紫芝,戏拟前身是。
湍水清流--湍河带北郭,啇景涵深清,洞然彻底里,恰与天容并,古石润长碧,寒蟾虚更明,西𦕎仙人嶂,泉流为献灵。
金山紫气--我行金山曙,紫气幻莫寻,豹将学士变,龙岂丹翁吟,菊坞曲自抱,樾轩高常阴(page109end),坤维帝所奠,永卫重城深。
书楼夜月--清辉此何夕,璧月书楼上,尘市绝纤嚣,太虚朗群象,凉飔起前楹,洒然青𥘞飏,携尔玊宇游,莫作高寒唱。
城阁春风--春风宋代阁,玊立巽城颠,桑麻醉宿雾,燕雀嬉和烟,仰怀春风人,俯赓南薰萹,长揖向来哲,解阜何万年。
南塔文峰--古塔来南无,岩峣天中起,似挥万丈毫,直扫五云纸,文曜巳宵映,露华况朝洗,可嗔江淹梦,不到神工里
东河莲舫--朱明一莲舫,泛泛东河阳,荇浪激清驶,荷风回远扬,微酣望四野,叠畛摇云黄,巳慰麦秋至,重怜田畯忙。


内乡县之山
其南曰高前山,一名天池山,山海经云:高前山上有池,甚清而寒,饮者可以愈心疾,即此。三十里曰灵山,山中松柏森郁,天将雨而先云,日未曙而先彩,若献灵焉,其下有泉,流入邓州,又其东有白玊泉,溉田玖拾贰亩,东南暖水泉,溉田叁顷。稍东曰香炉山,上有神祠,旧存香鼎,范金所成而漆其外,刻云:左七里右七里,黄金只在七七里,元内臣见之而悟,遂取去。其西南十里曰孤峰山,旧云姑姑山,有神祠,里妇每岁清明日祀之,以卜蚕事,今祠废,乡人更呼孤峰山。李蓘诗:旭日明林麓,秋风吹野禾,幽怀向兰若,清磬发山阿,院静苍苔满,林疏暮雀过,寥寥无一事,尘世隔烟萝。

五十里曰石堂山,山麓有灵堂洞,又名显圣洞,麻衣子修真于此,时有十二神龙化为少年相从,后穿十二穴而去,至今洞窍宛然其侧有潭,俗传为十二龙潜处。教谕张粹诗:灵物穿岩去,真仙用独神,鹤骖何处是,石洞锁秋云。

九十里曰峰子山,其西二十里曰花墓山,内产煤,民不知爨。至嘉靖癸亥岁,知州潘庭楠始祭告开凿,州县民俱利之,告文曰:于惟(page110end)

真煤利用不匮榖粟齐美千金媲贵是,曰至宝获之罕艰竭心我求,乃在兹山泰运滋,至真煤出,济庙堂洪休闾,阎永利凿工虔始成务,冀终潜相予,治允资神功。

三十里曰大团山,山顶尖团,故名。其西北五十里曰墨山,岩岫尽黑,缁彩奋发,黯然若墨。一百里曰霄山,岿然特出,势凌霄汉,上有龙王庙,古碣云:霄山龙王之庙,其巅有潭方丈许,深仅盈尺,或潴或涸岁旱祷之辄应[言+或]不则,故迹不复再觅,是其异也。百五十里曰鸡头山,以形似名。百七十里曰寨山,旧传用兵立寨之处,有石柱存。二百五十里曰老君山,突峤悬崖隐见云表,世传老子学道于此,药灶丹炉遗迹俱存。三百里曰花山,花木骈产春如列锦。其北六十里曰夕阳山,竹木荟蔚势接层霄,日落尚有辉光,其山之阳有蚌湖潭冬夏不涸。百三十里曰黄金山,相传昔尝产金,今不知其处。百五十里曰秋林夏馆山,山水泉石颇为佳丽,与花山相接,其上有青龙岩,其下有七潭流水,以次相递而出潭,各一祠,岁旱,里人祷之多应,又有筛子朵洞,旧产青碌,洞有石窍千百,天光下烛宛如筛状,故名其地,有银湖洞,方百余里,众山之中有矿脉,今亦久绝。
金元好问乐府云,秋林夏馆山水窟,家家林影照湖光。其别脉为鸡笼山,山下有栾潭,上为神祠。三百里曰擂鼓山,俗云昔人用兵擂鼓于此,因名,上有高真观。四百里曰南峪山,山麓有寺。其东北二十里曰熊耳山,状似熊耳,连亘数百里,北接卢氏县。五十里曰麦子山,如形穧麦。六十里曰马山,与麦子山相连,世传汉光武初起兵,徇地至此得善马。其东北十数里有裴家洞,天顺间嵩卢人争取构患,因设金斗关巡检以镇之,今矿脉微细。八十里曰圣朵山,即五朵山之一朵也,壁立霄汉,形如笔架,为一方胜。概其东二十里曰萧山,上有萧王庙,祀汉光武。◇河其东三里曰湍河。元好(page111end)

问《渡河诗》:石门归驭引,湍浦渔舫并,旷荡万景新,归藏四山静,平湖风漪绿,远岸秋沙净,洋洋游鱼逝,泛泛轻鸥泳。其东北五十里曰沐河,源出马山,入湍,本名默河,俗传光武尝沐于此。曰青山河,源出圣朵山西南,流入沐河。其北二十里曰长城河。六十里曰箕河。四百里曰汤河,俗名五渡河,又名老鹳河,源出熊耳山之阳,流至西峡口,为三渡河,经淅川为马蹬河,入堡南粉青江,直通汉江,日出水温,故以汤名。其西北三百里曰小水河。其西五十里曰黄水河,源出丹水保诸山中,流绕县南入湍。西南四十里曰刁河,源出霄山,流经邓州新野入淯水。百里曰南港河,其上曰港子河。百三十里曰丹江,其源出陕西商洛县竹山,流经淅川与淅水合,至堡南小江口入汉江。抱朴子云:丹水丹鱼,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鱼皆浮水,赤光如火,网而取之,割其血涂足,可步行水上,近年泛溢无常,民受其害。其南三十里曰峨𡻃泉,在灵山比麓,溉田伍顷贰拾伍亩,下有官地壹所。李蓘诗:泉水太澄澈,泠然俗虑醒,鹭鸥日不数,粳稻岁常馨,飒飒林间叶,青青水上苓,买田欲傍此,先问北山灵。稍西曰哑女泉,峨哑二泉异源同流,溉田二十五顷,上各有祠,乡人享祀祷雨辄应。天顺巳卯,知县郑时重修之,有邑人李昱记。稍西南曰夫子涯,源出灵山,南面属邓州,其下为梁家泉,势若激湍,寒气逼人,溉田壹顷肆拾参亩。南为文泉,溉田壹顷,余其下流至邓州,入刁河。曰石匣潭,在邓州永青山西,元时建祠其上,以为祈祷之所,今废。曰菊潭,源出析谷东石涧山,其水重于诸水,傍生甘菊,水极甘馨,饮之多寿,孟浩然《寻菊潭主人诗》: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巳钭,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皇甫曾《送菊潭王明府诗》:业成洙泗客,皓发着儒衣,一与游人别,仍闻带印归,林多宛地古,云尽汉山稀,莫爱寻阳隐,嫌官计亦非。佥事刘咸诗:谁种黄花近水边,脱香挼入寿翁筵,个中果有长生术,汉武秦皇早巳仙。李蓘(page112end)

诗:我来寻胜地,不见一黄花,试问潭边姓,谁为寿者家,凉风吹白石,冻雨湿青沙,拟遂求田愿,行歌老水涯。其西百二十里曰五眼泉,在西峡口,溉田贰顷。其北曰黑鳖潭,在屯头西,源流倒泻,澄清可爱,人见有黑鳖,如箕游泳其中,上有龙𧙈。

形胜:背负秦岭,逝带湍淅,入关孔道,扼楚咽喉。
八景:前四景胡瀚诗,后四景李宗木诗。
霄庙灵湫--山高侵碧落,南北一奇观,千古碑难泐,一泓溜未干,骊龙蟠窟暖,石发长冰寒,旱时能致雨,乡土岁登坛
女泉巨浸--灵山钟异秀,泉水涌波涛,练净函空洁,鉴明带月高,皋狼称晋熟,云梦美荆豪,钧造非私福,坤维气铸陶
金鼎漆文--谁哉卜气运,压胜在炉山,宝鼎灵光古,祥烟昼色殷,玊铉沉洛水,金狄镇秦关,茂先叹神物,幽秘在斯间
钓台烟雨--羊裘轻组□,炎𣇄系丝纶,台上思前古,河边访隐沦,微茫秋雨夕,惨淡晓风景,山下披蓑客,犹疑帝座宾
菊潭晓月--湛冽菊潭水,繁香媚楚村,霜寒金不谢,月晓桂犹存,瑞纪中乡地,人增上寿尊,秋风今宿莽,何处问真源
石洞秋云--洞古玄通窍,山新翠不磨,我来秋色霁,云锦烂青螺,曳曳浮空窅,英英触石多,道人偏悦此,藜杖驻山阿
洼尊古勒--科斗扪苍藓,洼尊认古词,半山还似昔,今代不同时,水涸云根出,崖荒葛蔓垂,浑坏风日远,薄俗重凄其
沐水晴波--沐水传东汉,沄沄晴可怜,风霾开远目,云影下高天,暖浪鱼吹日,深清客煮泉(page113end),一瓢堪贮月,饮啄自年年

新野县之山:其北四十里曰蔓荆山,白河西,积沙高数丈,峰峦起伏,如积雪之状,多产蔓荆。○河其西一里曰白河,又名淯水,源出郦邑山中,流经县西南入汉。江钱塘进士董镛诗:卧龙山下水流东,百里潺潺汇此中,锦浪轻□花外雨,碧湍时向柳间风,云霞倒影天光转,河洛呈祥地脉通,四海只今归一统,千源万派尽朝宗。三里曰湍河,同邓。其西南二十八里曰刁河,同邓。其西北三十里曰潦河,自南阳西南,流至县境,与白河合。其北曰弹子河,在版桥铺西,世传光武游,息于此,闻池蛙喧闹,以弹击之,至今池内有蛙不鸣。董镛诗:绿遍平湖雨后青,汉皇曾此弹蛙鸣,自兹不起公私问,再后都无鼓吹声,南浦离人魂欲断,谢池吟客梦初成,吁嗟往事俱陈迹,惟有春风草自生。其东北五十里曰涧河,源出南阳东南周人陂,流至县境入白河。其东四十里曰唐河,即泌水,自唐县经流至县境东入淯。东南十五里曰栗河,源出南阳东南马渡堰,分流至县东南,入淯水。其南十五里曰龙港,昔有龙潜于中。董镛诗:残月朦胧曙色阑,长沟浩荡更弥漫,光浮水面涵秋气,影落波心漾晓寒,神女弄珠游极浦,素娥沉镜耀惊湍,由来景物清如许,疑有神龙静处蟠。四十里曰芰湖,多产芰荷,故名。

to be continu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684

回帖

1035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5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形胜:荆山屹耸,栗水汇流,南北通衢,秦楚襟带
八景:前八律进士刘琼诗,后八绝邑人樊翰诗
汉台朝雨--汉光驻跸有高台,清晓常瞻雨势来,千里霏微连远树,满天霢霂邑香埃,辉生辇路珠凝草,色静瑶阶锦作苔,几度登临频慨古,长空漠漠鸟飞回。○百尺崇台不计年,晓风微雨草芊芊,中兴汉主行游处,耿耿余光际远天(page114end)
内苑春云--舞榭歌台寂不闻,至今犹自蔼春云,阴连枫陛三时见,色映花林五彩分,凤辇不来空叆叇,翠华巳去更氤氲,运移炎祚成陈迹,千古苔碑锁断文。○翠华一逐水流东,燕语莺啼怨落红,祗有春云青冉冉,年年长护旧游宫
蔓山晴雪--白沙堆积耸如山,光粲浑疑雪霁看,几向东风随簸飏,肯教旭日渐消残,逢人暂可班荆坐,过客应知采药还,往古来今常不改,俨然璚岛立巑岏。○沙积层峦天作成,岚光霁雪白云生,奇花瑶草多佳致,占却南阳一假清
淯水湍波--有源活水迸沙头,石激惊湍带浅流,溅沬远连天影曙,飞花深漾月光秋,矶鸣响杂啼山鸟,潭静清宜泛渚鸥,汉苑故台声迹远,潺湲空洗古今愁。○河源混混卧龙东,百折惊湍泻玊虹,古往来今流不息,谩随江汉总朝宗
龙沟晓月--疏星淡月照龙沟,云外婵娟曙色浮,喔喔鸡声闻野店,翩翩雁影落沙洲,霏微薄雾随风散,晃漾余光逐水流,记得早行从远道,霜笳吹彻五更秋。○长沟流水激回湍,斜月澄辉桂影寒,疑是嫦娥开晓镜,清光常照玊龙蟠
雁浦秋风--西风吹冷满汀洲,宾雁群飞集上头,阵接暮云离北塞,影随凉月度南楼,菰蒲蔌蔌迎霜晚,芦荻萧萧夹岸秋,莫送此声归别浦,倚兰吟客正关愁。○天高秋晚稻梁肥,远浦惊寒旅雁归,水碧沙明无限好,西风得意谩高飞
弹湖芳草--金丸飞入草离离,微物吞声异昔时,从此无人聆鼓吹,免教有客问公私,镜湖过雨青于染,辇路迷云碧更滋,却恨江南明月下,夜深聒耳更伤悲。○湖上当年帝辇行,曾将金弹击蛙鸣,至今寂寂春波静,芳草和烟满地生
古渡寒烟--人立沙头待棹过,烟生古渡蔼春和,淡分一抹迷行迳,浓逐千寻暝远波,缭绕不随飞鸟没,微茫偏带落花多,有时净拂澄江练,遥见岚光拥翠螺。○白河西渡晓笼烟,春树微茫(page115end)暗锦川,几度长风吹散去,一天清景浩无边

淅川县之山:其东二十里曰岵山,以山环绕若藩垣,故名。宋将孟珙大破金武仙,驻兵于此,上有四王庙,记列于石。三十里曰丽金山,世传昔有里人于此山获金。曰紫旗洞,其东南七十里曰大鱼洞。水涨洞中出大鱼往来。八十里曰太白山,峰峦高峻,下临丹水,旧指为顺阳淅川二县分界处。百里曰白崖山,上有香岩寺,唐忠国师道场,山石莹白如缟素,故名。宋范仲淹诗云“白崖山下古禅刹”即此,尚书胡公有记,见县志。其西峰下有三石窍,泉涌其中,名曰龙女泉,世传元时有龙女儿(儿疑为出)其山,北有水帘洞,自山飞下,洞口如垂帘然。唐罗邺诗: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垂处望疑真,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寺前又有珍珠泉,澜湍激泡,起如乱珠。其南七里曰石洞,四十里曰湿峪洞。世传汉水涨,洞泉亦浊。八十里曰玊照山,北有石壁,高刃许,截然如削,其色青莹,下有潭水涟漪。宋顺阳尉郭端尝游于此,名为玊照。百里曰龙洞,世传有龙居之。其西二十里曰龙山,状如游龙,偃伏于淅江之首。曰王子山,与鲇鱼崖对峙,世传羽王四子驻兵于此。三十里曰鲇鱼崖,状若鲇鱼口,上有娘娘庙。曰老虎岭,形如伏虎。四十里曰灵老山,上峙五峰,屹然天际,有八龙王庙。百里曰岞峉山,其下有罗汉洞。尚书胡濙诗:石磴巍峨促漆行,行时不觉看时惊,纵教良匠描难就,自是天工造化成。其西北九十里曰簧锁里山,二山相峙如封,其山东南四十里有锁里洞,六十里有簧里洞。曰丹崖山,山色如赭。其北五十里曰酒妇冈,世传光武困于莽兵,忽老妪以酒进,遗址尚存。张粹诗:“风云初出谷,酒妇识真龙,万古烟霞里,依然有旧踪。”曰石穴岩,在石门山,金将武仙所置,其砦甚险,遗址尚存。○河曰(page116end)

淅江,在县治境外左右出商县月儿崖,流本县南,会汤滔、回车等河,至粉青江合流汉江,舟楫可通。元好问观淅江涨歌“一旱千里赤,一雨垣屋败,淅故以江名,暴与众壑会,初惊沙石卷,稍觉川谷隘,雷风入先驱,大块供一噫,千帆鼓前浪,万马接后派,崩崖不暇顾,拔木无留碍,凭陵如借势,洄洑各有态,平分乍舒徐,怒触忽碎坏,云蒸楚树杪,雪映商岭皆,仿佛千丈潮,况与海门对,佽飞斗蛟鳄,燃犀出鳞介,阳侯富阴族,万首露光怪,翠蕤淡偃蹇,钲鼓乱𥔀磕,永怀流凿力,重叹神禹大,乾坤海为壑,未碍变横溃,纳污非无处,流恶𦕅自快,投诗与龙盟,涤荡烦一再。” 西三十里曰滔河,源出郧县,流至白亭,入浙江,水势滔滔,故名。东五十里曰丹河,出源商州竹山,流至马蹬,入淅江。曰神泉,在二郎冈西,永青山之东,泛溢自若。参政许复礼诗:泉水原无异,人言自不同,百年资灌溉,即此是神功。东南百里曰瀑布泉,在璇台寺下。曰三潭。在香岩寺峰崖间,流泉自山顶,倒泻于下,潴为三坎。西南十里曰青泉,水色如靛,上有龙王祠,绿毛龟。西北十三里曰五海泉,因泉多,故名。

形胜:左连武岵,右接粉青,三边要地,重关险固
八景:武山叠翠--吉水罗华诗:当年汉主创中兴,山以兵屯遂得名,叠嶂浮岚云欲散,层峦拥翠雨初晴,势凌华岳秦关险,雄阚襄樊楚泽平,民喜贤侯开县治,流芳千载共高明

淅水拖蓝--罗华诗:发源秦岭绕城南一带横拖绿似蓝风静天光同涨漾夜深月影共波涵悠扬客棹归前浦款乃渔歌起别潭逝者如斯增浩叹行人过此每停骖

龙山王气--训导陈昕诗,灵物何年此寄踪江边俯伏变奇峰峥嵘角秃苍松老重叠鳞铺白石封几度雷声惊不起终朝云气自相从分明一段蜿蜒状难作甘霖上九重(page117end)

虎岭雄关--罗华诗:山形如虎郁嵯峨,蹲踞潜身倚涧阿,岂有雄威愁牧放,更无猛气任樵过,秀诸士子昭文运,道启师儒占甲科,太宰公余登览处,新诗马上费吟哦

白亭神物--罗华诗:白亭胜地产神龟,任自修藏水满池,气伏千年时出曝,灵通五总预能知,呈书洛水先天数,定鼎周家后世期,早协武侯金印梦,荣膺迁秩拜丹墀

孤堆灵泉--罗华诗:乱山深处峙孤堆,一脉流泉涌出来,汨汨穿云寒漱至,轰轰触石怒喧雷,苔痕锁洞龙归卧,树影摇波鹤梦回,偶尔岁凶天不雨,请祈灵润御民灾

岞峉天灯--罗华诗:西峰卓钖住名山,楼殿玲珑倚翠峦,万藾不闻三界外,一灯常现五云端,天机造化应难识,神气精明可得观,愿借长梯上攀取,余光分照读书寒

香岩帘洞--李蓘诗:水帘洞口草斓斑,坐树褰英野兴闲,己有杯盘临怪石,更无钟鼓发空山,游云不系天边影,流水堪清世外颜,潭底痴龙休稳卧,醉来骑尔夜深寒

风俗

邓州古称醇厚,悦礼义,勤耕桑,有两汉遗风。内乡县知礼让,崇俭朴,多务本业,不事末利。新野县俗崇诗礼,民务耕稼,婚姻丧葬义则相周,商贾技艺事皆少习。淅川县民多淳厚而少轻浮,士习诗礼而尚忠厚。论曰:按旧志郡县,本夏禹国,政尚忠,当天下之中,民禀中和,性情安舒。汉地里志云:俗奢夸,尚勇好,商贾渔猎,及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劝民农桑,去末归本。入我国初,民惟椎质,尽力畎亩(page118end),

故家给人足,士得竟其业,熙熙如也。民所居以齿为序,虽缌麻之长于其幼,叱咤督过之不为嫌。大家妇女,当农桑时,相约徒行执业,岁或宴会,列瓷瓦器,盛酒食礼伙,无殊品,无缛礼,民局蹐奉法,鲜讼辩吏,亦无深文案牍,清简。自弘治以来,多四方附籍,非复椎质之旧,地虽广而实瘠,阡陌之民,当岁少穰,即营治产业,不知储积,遇稍歉,便窘迫,或妻子不相顾,闾巷之民事淫末习奢侈,蔑少长之节,以势利相凌轹,始大异矣。婚礼颇近古,六仪亦备,士民皆亲迎,不论财丧礼,士夫家多遵朱文公仪,节用佛事者,编氓而巳冠祭礼不多见,然有太甚,当革者不讳,同姓不嫌,换亲,不冠,抱子不哀,享宾。呜呼,俗以习迁,习以时易,转移之机将安在哉。班固曰:系水土之风气,随君上之情欲,允若云云,为倡兴者,其良有司乎,为表正者,其乡先生乎。

古迹 附冢墓
邓州旧穰城,在外城东南隅,汉置属南阳郡,隋为邓州,唐宋元仍旧,今废。冠军城,州西北四十里,汉武帝封霍去病于穰县卢阳乡,号曰冠军,后窦宪亦封于此,今城东北有去病墓,西北有宪墓,贾复墓亦在焉。棘阳城,州境即古谢国,汉置县棘水之阳,汉地里志云:棘阳(page119end)

有县介于湖阳、新野二县之间,是也。李蓘诗:病体秋能减,幽思野倍清,独寻古穰道,来上棘阳城,楼迥高风度,沙寒宿雾平,却思古申伯,千载尚隆名。涅阳城,州东六十里涅水之阳,汉县属南阳郡,晋因之,隋改曰课阳,俗呼赤眉城,内有中书令左雄碑。唐贾岛馆涅阳诗:客愁何并起,暮送故人回,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夕阳飘白露,树影扫青苔,独坐离容惨,孤灯照不开。朝阳城,州南八十里,即汉朝阳县故城,城北属邓州,南属襄阳。魏武城,州西南五里,曹操攻张绣所筑。乐乡城,州西南三十里,即汉乐城县故城,东汉以后废,唐襄阳邵有乐乡城,即此地也。陈子昂过乐乡有诗:故乡杳无际,旦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戌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临湍城,州西北八十里,西魏旧县,隋改曰新城,唐复名临湍,今南古县城即其地也。有后人重修文庙,城隍庙碑记存。张粹诗:县址临湍水,山花寂寂春,幸存厅壁记,如读战场文。张村城,州西北,与冠军城相去十里,疑为唐临湍县因在(张)村,遂以为名。蔡桥城,州西南五十里,其城因在蔡桥,故名,始筑无所考。穰东城,州东北六十里,即今穰东镇。擒虎城,州西三十五里。古村城,州东南七十里,疑即汉山都县故城。墨城,州南四十里,始筑无所考,俗呼为黑土城,盖墨字之误。光武台,州治西邻,世传光武寓迹于此,其台右多柏因名汉柏。李文达诗:东南此上游,荆楚兵四冲,游子十月来,登高送长鸿,当年赤帝孙,提剑起蒿蓬,一顾汉水断,再顾新都空,雷霆振万古,青天看飞龙,岿然此一台,落日荒烟重,谁见经纶初,指挥走群雄,白水日夜东,石麟几秋风,空余广武叹,无复云台功。布鼓台,州城南门外,俗传光武击布鼓有声谬也,或布鼓于此台耳。太尉台,州城上,邓禹为汉太尉,乡人筑台因名。钓鱼台,州北四十里严陵河近湍水,旧传子陵垂钓于此。宋范仲淹知邓州有诗: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元卢挚有歌:山苍苍兮烟木稠,石潺潺兮湍水流,故人兮冕旒,先生兮羊裘,使人皆先生兮谁其伊周,使人不(page120end)

先生兮谁其巢由,可仕止久速兮舍圣人将焉求,清风一丝兮岂为名钩,蕉黄荔丹兮香火千秋,岸下几篙兮荣辱之舟,先生一笑兮白云收○。事见通志。看花台,在紫金山后偃月池,附于外城西南隅,与紫金山相连,状如偃月,因名。菊井,在子城东北隅。天师井,在大东关街北。甘泉井,在十字街,东西二井相对,水极清冽。八角井,在开元寺内。

百花洲,在外城东南隅。宋范仲淹所营,岁久圯废。
嘉靖四十一年,本州访古兴废,署丞黑暿捐地陆亩,房肆楹以为祠址。宋黄庭坚诗:范公种竹水边亭,飘泊来游一客星,神理不应从此尽,百年草树至今青。又游百花洲,用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
忆昔昭陵日,倾心用老成,功归仁祖庙,政得一书生○
羊生但着鞭,勿哭西州民,故有不亡者,南山相与存○
庆州自不恶,籍甚载声华,忠义可无憾,公今有世家○
公归未百年,鹤巢荒古屋,我吟殄瘁诗,悲风韵高木○
伤心祠下亭,在时公燕处,临水不相猜,江鸥会人语○
公有一杯酒,与人同醉醒,遗民能记忆,欲语涕飘零○
委径问谣俗,高丘省胄作,昔游非苟然,今花几开落○
在昔实方枘,成功见圆机,九原尚友心,白首要同归○
人去洲渚在,春回花草班,清谈值渊对,发兴如江山○
落日衔城壁,祠东更一游,悲来惜酒少,安得董糟丘。

夏均倪父次韵:
神文秉周礼,庙学奏九成,当时[王+夔]一足,不待鲁诸生○
啧啧雀噪屋,愔愔蛛网门,我来九顿首,生气凛如存○
堂堂古遗直,心严貌无华,人见不妩媚,何以娱大家○
扑簌复扑簌,何以栋我屋,风雨莫轻摇,南山无老木○
有酒当自醑,有室莫共处,古今一丘貉,何能坐飞语○
梦回四贤萹,长风吹人醒,嗟哉不我见,泪与秋露零○
百代无几人,九原何可作,不必温御史,解令君胆落○
宝元乃多故,公时总戎机,胸中百万兵,要取横山归○
公归今几时,遗懿何班班,公议要难没,言波可怀山○
我心不可规,滔滔谁与游,向来秉大雅,心复成一丘。

参政何海宴诗:
水曲分杯土,洲前绕百花,短桥通径竹,深树隐渔家,地古风烟寂,时礼草木华,何当乘夜月,舣艇醉流霞○
宛西多乐地,好是百花洲,市近通新酒,芦深狎野鸥,溪流浸浅碧,隰草籍礼柔,日暮重回(page121end)首,能无范老忧。

to be continu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684

回帖

1035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5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参政范惟一,文正公十六世孙也,谒祠有诗:
结客同寻杜若芳,先公曾此憩甘棠,林香不断流风在,波影萦回沛泽长,野老花间听旧履,曾孙洲上想遗裳,谁言元凯多卿裔,独对新祠愧凤章。

州守潘庭楠诗:
访古城南辟草莱,百花还绕范祠开,凭栏似解花神语,洲上青阳又一回○一带平洲万古名,春风犹拟导干旌,莺歌燕舞频过地,不尽当年后乐情。

李蓘诗:
寥落百花洲,名缘范老留,登临余蔓草,尊俎到荒丘,平野苍云压,高林红叶稠,晚风吹辔急,归兴飒新秋。

景范楼,后人景仰范公所建也,今废。渐嘉楼,在州治内,宋谢绛为守时建。黄庭坚诗“渐嘉楼外花今废”。悠然楼,在布鼓台侧,知州吴大有建。看花楼,在紫金山看花台上,久废,嘉靖间知州王道行访旧迹,创为堂,移置紫金山之上,倚台俯洞四望,寥廓为州胜概。参政何海宴诗:紫金山洞倚城隈,洞口幽幽长碧苔,白鹤不来迟日静,绿塘犹在野莲开,千年灯火论书壁,一径荆榛扫月台,坐对浴凫成吏隐,人间谁信有蓬莱。春风阁,州东南隅土城上,宋范仲淹为守时建,赋诗有“春风堂下红香满”之句,历金元来,久废,嘉靖丙辰岁,知州张仙访遗址重建。李蓘记曰:嘉靖乙卯岁,予请告归,过邓州,邓守张公壁峰款予甚洽,巳乃语曰:邓旧有春风阁,盖宋范希文所建者,而今亡矣。予更为之,以永公誉也,子其为记之,予深喜。夫旷典之复见也,乃为之,记曰:古之善为政者,于民物康定庶绩。咸熙之后类多为台为亭为楼阁者,岂固以侈夸大之规广游瞩之藉耶?盖深居简出,民隐土风所不能坐照,而时有登览则折戚之余,感通系之于政教有补焉,我张公以坦夷之心,而播之以宽平之政,不亟不暴民用宁一,且补弊起圯,凡公署学校城池之当兴造者,皆焕然改观,而又建斯阁于久湮之余,其取义不既深欤,夫今天下之弊,北狄眺梁烽火之警,无岁不然,而三关九边之民,靡有安堵近者,苏松闽浙之地,又为海寇所蹂躝,累世财蓄荡然委尽,则夫过其地,睹其风景者,不知何如其感慨也,而吾穰以天地之中偏沐天子之沃泽,阛阓相接鸡犬相闻,无流徙鲜震惊,登斯阁而望之得不为之畅然一喜乎,然而地广民贫饥馑,盗贼虫蝗之殄,岁(page122end)
叠见故老私语而窃叹,巳非复当时之旧,他变偶生,民将何倚则夫登斯阁也,又焉得不为怆然兴感耶,一登贤而忧乐,系之一忧乐之间,而设施拯济之方,皆可随时相地而广图,使吾民涵育生遂常,若万物之鼓于春风,发荣滋长,不可沮遏以永有太平之乐,此希文所以制名之意也,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治邓也,有惠政,民怀之不忘而后为宋之名相,虽至于今而斯阁之名,犹炳炳未泯也,我张公之德政,固将踵其懿矩而率是行之,其衷之所以自待者,先忧后乐之志,谓肯独逊于希文也哉,又焉知后之颂张公者,不将曰此我之希文也,如此则春风阁之名再起而相望于上下四五百年之间,不谓天下之盛举耶,予特纪事标美以告夫后之治邓者。张公,讳仙,字诚之,予同年也。

何海宴诗:
春风阁上俯平畴,松柏森森翠欲浮,几度凭虚移白日,等闲惊起沙中鸥○百尺层楼带碧川,万章乔木锁苍原,乾坤一望忧无际,遗册谁能顾兔园。

参政范惟一诗:
穰城形胜甲西京,飞阁崔巍接太清,父老总能谈旧事,邦君谁不慕遗名,云来缥缈高轩过,籁发依稀杂佩声,忽忆烟尘尚迷望,春风槛外古今情。

举人蓝伟诗:
城迭东南景最幽,春风阁瞰百花洲,洲边种竹风千个,阁上收帘花两眸,秦岭西来联禹阜,湍河南去接襄流,凭高吊古无穷思,后乐先忧志欲酬。

览秀亭,州城上,宋谢绛为守时建。

范仲淹诗云:
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谢公创危亭,屹在高城头。
尽览洲中秀,历历销人忧,作诗刻金石,意垂千载休。
我来亭早坏,何以待英游,试观荆棘繁,欲步瓦砾稠。
嗟嗟命良工,美材肆尔求,日基复月构,落成会中秋。
开樽揖明月,席上皆应刘,敏速迭唱和,醺酣争献酬。
老子兴不浅,预兹年少俦,九日重登临,凉空氛气收。
风来雁声度,云去山色留,西郊有潭菊,满以金𦨻浮。
雅为君子寿,外物真悠悠,过则与春期,春时良更优。
焰焰众卉明,衮衮新泉流,萧鼓动地喧,罗绮倾城游。
五马不行乐,州人为之羞,亭焉讵可废,愿此多贤侯。
今亭废。

嘉赏亭,宋范仲淹为守时建,今废。
碧藓亭,在西禅寺,今废。
莱公亭,在州治内,宋寇准守邓,后人追思为建此堂,堂下有池,蒲荷繁广。韩驹诗:有“丞相堂下蒲莲稠”之句,今废。

遗泽(page123end)堂,刘武襄公孙晞颜,居武襄公之故宅,牧庵姚公扁其堂曰遗泽,遂作记。鲁文靖有诗,今废。
月夕堂,贞隐李先生之居也,牧庵扁之,今废。
双桂堂,菊泉杨从善与兄逢吉所居也,牧庵扁之,今废。
钟美堂,老圃王伯宁所居也,左丞成公扁之,今废。
韩文公书院,州东南二里许,久废。嘉靖十年,参政刘漳鬻其址于民,新修临湍书院三君子祠,移文公神主于内。
贾状元书院,在紫金山下,成化间郡人廉使李让重建,为游观之所,今废。
竹洞,在子城外东南二里,韩文公尝游息于此,有诗云:竹洞何年有,僧言自我开,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今废。
梵塔,在福胜寺内,景祐年建。

冢墓

穰侯冢,州城东门外,秦丞相魏冉墓,按史记云:穰侯卒于陶,因葬焉,陶为今山东定陶县,则是冢犹可疑。李文达公诗:秦相当年擅宠光,空余孤冢傍金汤,秋风兔穴通黄壤,落日乌楼满白杨,石马有声寒雨急,礼碑无字绿苔荒,可怜富贵今如此,莫讶雍琴感慨长。
马武冢,州小东门外,汉阳虚侯马武墓,有地陆拾亩伍分。
五冢,州东南五十里。
豉母冢,州城东南隅,世传胡金侵宋时盛瘟疫,有老母以豆豉甘草汤济军士,及母亡,军士为筑冢立祠焉,今祠废,冢存,有地百亩,供祭祀。
志龙冢,州东北三十里,白牛铺正北。
长冢,州西十里。
青冢,州西九十里。
黄冢,州西南十三里。
茅冢,州东南六十里。
炼冢,州北江石河前。
李广墓,州东北五十里,见通志。
霍去病墓,州西北四十里冠军城内。
贾将军墓,在冠军城,后汉时为破虏将军,卒葬于此,有进士张文碑记曰:后汉贾君文者,南阳冠军人也,少习尚书,有将相之器,王莽末聚众数百人于明山,自号将军,更始立将军,以其众归汉光武,见而奇之,署破虏将军,使督盗贼,将军马羸,光武解左骖赐之,光武至信都,迁偏将军,援邯郸,系青犊破真定,降陈桥。建武二年,击鄢降王尊,明年春与帝会宜阳,降赤眉将军,尝从征伐,未尝丧败,与诸侯溃围急,身被十二创,帝以其敢深入,常令远征而壮其勇节,后诸将论功自伐,将军未尝有言(page124end),
帝曰:贾君之功我自知之。十三年,封胶东侯。噫,生而为将,能有功于汉朝,死而为神,屡降福于斯邑。今摭信史之言,而立石于墓右庶几邑民以时享祭而不敢慢之也。
杜茂墓,州西南三十里,南召县亦有杜茂墓,未详孰是。
窦宪墓,在冠军城西北。
广武伯墓,州东北五十里。墓侧有碑云,唐广武伯李公碑,天宝二年,唐
郎士元送李将军赴邓诗:双旌汉飞将,万里独横戈,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鼓鼙悲绝漠,烽成隔长河,想到阴山北,天骄巳请和。
张将军墓,在冠军城西,魏征南将军张澹所葬,有碑刻其背,文曰:白揪之棺,易朽之棠,铜铁不入,凡器不藏,嗟,我后人幸勿我伤。宋元嘉间为盗所发。
王太守墓,在湍水南道侧,有二石楼题云:北齐蜀郡王子雅之墓。

贾状元墓,宋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给事中、知陈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轻车都尉、常山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尚书、礼部侍郎贾君墓志铭并序:治平二年十月戊子,翰林侍读学士长乐贾君卒于京师,先是君病且笃,天子遣使挟良医日夜临视之,君卒不能起。赠尚书礼部侍郎,又赐黄金其家。明年正月辛酉,葬于邓州穰县冠军里,将葬,其孤士彦以君功状来,求刻之而纳于墓中,太原王圭为之序,成都范镇为之铭。序曰:按贾氏其先周康王时唐叔少子公明,封于贾,遂以为氏,其后始显于汉魏之间,而望出长乐者世最大。君讳黯字直孺,世居真定之获鹿,自君之曾祖始徙于邓,今为穰下人,君少警悟,方七八岁时,人见其所作诗而惊伟之。庆历六年中进士第,为天下第一,除将作监丞、通判襄州事代、还召试学士院进著作郎,直集贤院,判尚书刑部祀明堂,覃恩迁右正言,君年少方进用,遇事感慨,数上言朝廷。仁宗识君手书,常叹赏之,申救尚书郎杜枢,得罪权贵之贬复台谏官上殿论事之旧制,极论狄青不宜除枢密副使,迁三司判官同修起居注,奉使契丹还,迁右司谏。至和元年,擢知制诰权判吏部,发推官乘泽李亢刘林等之奸而黜之,君初修起居注,天子退朝御迩英咨访治道,而史官不得与闻,至是因请修起居注,入与经筵,遂为定制。嘉祐元年,君以父春秋高,请知陈州,寻改许州。明年迁尚书兵(page125end)
部员外郎,徙襄州,属父思归南阳,既至家而疾笃,君亦自移疾委郡事佐官而去,即日上章自劾台谏官,以君辄去郡为言,降知郢州,巳而离父忧服,除君以前尝商郡,不敢入朝,诏起还之勾当三班院。明年,复除翰林为学士,判昭文馆,以疾复请郡,乃除翰林侍读学士,户部郎中,知邓州。未行,复以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因论朝士伪辞磨勘之弊,朝廷从其言。七年,迁左司郎中,知开封府,御下方严,人皆惮之,革府吏藉外之滥,补罢七次,请迁之旧例,于是诸吏取君所决十余事,缘饰而倡言之,御史亦以是绳君,仁宗见执政,问贾黯所为私乎,对曰:无有私也,然而言者不巳,遂易君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今天子即位,迁中书舍人,受诏撰仁宗实录,更群牧使。治平二年,拜给事中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上方亲政事,君数进谏其言无所避,上尝谓君曰:朕欲用人而未识其可者。对曰:天下岂尝乏人耶?在陛下所用耳。乃陈任人之法五事,一曰知人之,二曰养育以渐,三曰才不求备,四曰以类荐举,五曰择取自代,天子嘉纳之,又论尚德宁公主下嫁之礼,以正人伦,请定濮王皇伯之称,以塞天变,逾月君疾未巳,愿罢御史中丞,乃除翰林侍读学士,知陈州,财数日而卒,享年四十四。曾祖廷隐,太子右监门率府副率。祖昭逊,内殿崇班合门祗候,父汶,著作佐郎,致仕,赠少府监,母陈氏,继母史氏,陈初归其宗,父戒君他日能自显则往迎之,君卒,迎陈母归,封仁寿郡,太君史封唐安郡,太君凡四娶,马氏任氏周氏皆蚤卒,后娶薛氏,今封延安郡,君二男子,长元素蚤亡,次士彦,大常司,大祝五女子,君所著文集三十卷,尤长于议论云。铭曰:世言直孺举进士第一,不十余年践两禁,为得志而不知直孺之事,两朝开陈补益如此。呜呼,使天假之年,尽其所蕴泽之施于天下,可胜既耶,始平冯京篆盖。【郎=良卩】

to be continu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684

回帖

1035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5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捕头 于 2014-7-8 21:57 编辑

注:  诸如 &#157006之处,是GBK字符以外的汉字,但不能正确显示。具体到这个汉字,代码157006是这个汉字的UNICODE码十进制数,十六进制为2654E,应为[耳兮]。。由十六进制UNICODE查找特定汉字,可是上 http://www.unicode.org/charts/unihanrs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2
发表于 2015-2-2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是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3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3
发表于 2016-5-1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急需看看 急需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3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3
发表于 2016-7-4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功德无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1
发表于 2016-8-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收下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2
发表于 2016-12-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想看,一直在寻找,感谢群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回帖

7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7
发表于 2017-2-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历史资料,感谢分享!春天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1
发表于 2017-2-1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县志能下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1
发表于 2017-3-28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可以下载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2
发表于 2019-8-27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我想看下嘉靖邓州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3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3
发表于 2019-9-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邓州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3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3
发表于 2019-9-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额。。是过期了么?下载后显示文件已损坏,解压不了,只有2.23K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2
发表于 2020-2-15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甲戌今六十年矣其事皆闕焉無紀又前書權輿務在搜羅未遑精覈後遂蹈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4-4 09:41 , Processed in 0.12159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