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2|回复: 0

怎样跟孩子说话效果好?——蹲下来

[复制链接]

60

主题

1

回帖

61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61
发表于 2012-7-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父母在孩子出现了问题时,从不问缘由,劈头盖脸地把孩子训斥一顿。结果,以为自己对孩子训斥过后,孩子的毛病会得到改善,但孩子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毛病。因此,根本就没有把父母的话放在心里。所以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但没有起到一点效果,反而还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了抵触的情绪。
经常有父母这样感叹:“我的孩子什么话也不愿跟我讲,我说什么孩子也不愿听。”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说的话得不到父母的重枧,孩子就只能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而且,孩子也会感到父母不尊重自己,从而减少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逐渐与父母产生隔阂。

许多父母都是高高在上地站在自己的位置看问题,因此不管孩子讲什么,父母都听不明白,都无法理解。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首先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要主动蹲下来,目光与孩子平视,让孩子获得尊重感,从而促进亲子沟通。

如果父母“蹲下来”,蹲到和孩子一般高时再开口说话,情况又会怎样呢?至少,孩子肯定会认真地听你说话,这一点非常重要。倘若你在说话,而他心不在焉,那么即使你说得再多,道理再正确,又有什么用呢?

“蹲下来”吧,只有“蹲下来”,不再居高临下,与孩子完全处于平等时,孩子才会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你一这就是孩子为什么喜欢把心里话对自己的朋友说,却不愿与父母说的原因。“蹲下来”,这一歩很关键,因为不管孩子的想法对还是不对、有无道理,你只有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父母能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这是孩子的幸运。在这样的家庭,孩子会觉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无数事实也表明,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只有父母转变姿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关爱孩子,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

总之,当父母能学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的声音就会传入你的耳膜,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卢音充满了交流的渴望.充满了稚嫩的智慧;你会发现,孩子是你灵魂的呼唤。当你学会了聆听,你就会发现,孩子有了说话的冲动.有了说话的勇气,有了说话的快乐,于是,父母与子女就成为了随时都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朋友。

怎样跟孩子说话效果好?如何做?

1、与孩子说话时,尽量蹲下身体与孩子在同一高度

我们很多父母总是把自己摆在长者的髙度上教育孩子,往往以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这让孩子很反感,尤其现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于是往往达不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如果我们能蹲下身子看孩子,把孩子放到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然后与他们共同探讨想要解决的问题,孩子大多数是乐于接受的。站在孩子的髙度,与他们平等的一起看世界,这样,你就容易成为孩子的朋友、同龄人,他们就不再疏远你,而是亲近你,那么你就很容易了解他们,引导他们,而不是始终处于对抗的状态。

2、与孩子说话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題

父母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在要求孩子怎样做的时侯,应该先倾听一下孩子的意见,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再作决定。

其实,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在看待亊物的时侯,与成人有不一样的角度。孩子的世界里往往有成人想象不到的精彩,孩子们往往会做出一些令大人们意外的举动,说出一些让父母惊奇的话语。孩子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必然有他的理由,父母不能拿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的行为。
父母大学网http://www.fmdx.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2-5 17:42 , Processed in 0.05946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