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0|回复: 1

让孩子早点接受混龄教育

[复制链接]

60

主题

1

回帖

61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61
发表于 2012-7-6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童是社会性的——乐于与其他人交往。不同年龄孩子的互动,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蒙台梭利。混龄教育简单点说就是幼儿间的异龄互动,让不同年龄的孩子一起学习玩乐,从而共同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这并不是一个新鲜词,现在的家长们,都是接受了混龄教育的。

小时候跟在哥哥姐姐屁股后面疯跑的快乐,哥哥姐姐不带自己玩的郁闷,自己被别的小孩崇拜的兴奋,被大孩子关照的温暖,其实都是混龄教育。混齡教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年龄小的儿童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在一起游戏与生活,因而有机会向大龄儿童学习,得到大龄儿童的帮助,减少竞争压力,增多合作的机会。而且,幼儿喜欢模仿年龄、能力与地位比自己高的同伴。同样,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也可以帮助年龄小的儿童,与他们一起活动而得到益处。他们通过帮助小年龄儿童,获得快乐的体验。蒙台梭利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同伴教学对扮演教育者的儿童有正向的影响。他们由于帮助了别人,又得到成人的赞扬,会更加善于互相帮助。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对436名112岁儿童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随着孩子长大,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持续减少,而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则持续增加。而在儿童交往的同伴中,他们与年龄有差异的儿童交往比同龄人交往更加频繁。

很多家长会认为年龄不同的孩子一起玩有问题,大孩子的家长担心浪费时间没有意义,小孩子的家长则担心孩子受欺负或是因"跟不上"而失去自信。

另外,从目前的社会状况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而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不良,则是一个公认的难题。混龄教育这种类似于家庭的编班方式,对克服独生子女社会适应不良的现状,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孩子天生就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再加上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更是习惯了从自我出发。要想完全改变,他们必须经历各种各样和人打交道的事,从中感受、体验、学习各种社会生活规则。而让孩子有机会跟不同大小的孩子一起游戏,可以让孩子更早体会到人与人的不同,渐渐消除自我中心的习惯性思维。

混龄教育对孩子的帮助是很大的,这可以从一下几方面来认识:

1、孩子的心理发展由被动到主动的特点决定了熏陶、感染与模仿的学习模式。而在这个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年龄相差几岁的孩子,最容易产生这种榜样的效应,不光是小孩子对年龄比自己大几岁的孩子容易接受,大孩子也会因小孩子的"崇拜"而变得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2、社会学家认为,吵架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孩子们正是在一起玩耍、争吵,然后又重归于好的过程中,开始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体力、智力,切身体验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学会申辩自己的主张,提髙语言应用的能力,并逐渐掌握相互合作、互相忍让、控制自己、帮助别人的能力,从而不断积累经验,茁壮成长。

目前,中国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进行混龄教育有两种途径,一是早一点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二是多带孩子和亲戚朋友的孩子一起游玩。
父母大学网http://www.fmdx.cn

0

主题

23

回帖

23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23
发表于 2012-7-10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做父母的真不容易啊。
起重机网  www.duolamal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2-6 01:04 , Processed in 0.07603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