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0|回复: 1

社会工作背后的就业尴尬

[复制链接]

23

主题

15

回帖

63

积分

版主

积分
63
发表于 2008-5-30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在执政为民理念的引导下极其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建设被提到突出位置。为此,社会工作也相应的成为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在社会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首肯。

  自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四所高校设置社会工作专业起,截至2007年底,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已经达到211所,有153所学校提供高职、高专层次的社会工作教育,有73所中等职业学校提供社会工作教育。此外,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经开始提供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MSW(master of social work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正在积极准备之中,即将出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并就如何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出了具体措施。民政部为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提出“十一五”期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千、万、十万”计划。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事业也在这些计划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自中等职业教育开始至研究生教育,每年培养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人数将以万计。

  在这样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有人高呼:社会工作的春天终于来临了!然而这一呼喊是真切的事实,还是虚幻的表象?

  请看就业的尴尬—在内地,社会工作最发达的上海,就业形势难以让人乐观。即使像复旦大学这样的“名门望族”,其社会工作毕业生的就业率仍处在倒数第4名。随便打开一个搜索引擎,输人“社工”两个字进行相关资源的搜索,不难在一些论坛中发现一些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的已经或即将毕业的学生对专业的抱怨。某些网友对本专业目前的就业现状的描述是“艰难”两字!不难看出,在社工教育发展一片“热”的良好形势的背后,社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出现了“冷”的尴尬。

  根据目前全国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近200所计算,每年培养的社工毕业生约为10000人,然而,社会工作毕业生中实际上只有10%-30%的学生选择了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依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发展进入我国目前的阶段,应该属于大量需要社工的时期。也就是说,按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现状,相对于应然的需求而言,现有的社会工作人才本应远远不够。但现实却又遭遇了这样的意外“分流”。于是出现了一面是社会急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而大力培养,另一面是正规的社会工作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大量流失。这是应然与实然之间“失衡了的天平”。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工作的“春天”或者至少说是社会工作就业的 “春天”不仅没有到来,而且还需要社会各界为时不短的翘首期盼和辛勤努力。

1

主题

9

回帖

16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16
发表于 2008-6-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关注这个问题就是好事啊!!
春天来了,更需要我们去发现在春风里可以做的事情,慢慢来不着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4-20 03:02 , Processed in 0.07837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