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2|回复: 3

关于板头曲的音乐与梦想:访非遗传承人宋光生

[复制链接]

513

主题

1150

回帖

1703

积分

三级士官

积分
1703
发表于 2008-9-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板头曲的音乐与梦想 ——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宋光生

      板头曲
      板头曲为中州古曲,和江南丝竹、潮州音乐、山西音乐并称全国四大乐种。

       板头曲用筝、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因主要在河南曲子正式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故得名“板头曲”或“河南曲子板头曲”。中国乐器表演课程(本科)教学大纲中的《闺中怨》、《高山流水》、《闹元宵》等都是板头曲曲谱。板头曲分布较广,其传播中心在河南省南阳市。

       2006年,板头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初,文化部确定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名单,南阳人宋光生榜上有名。

       初秋的阳光透过窗子斜射进来,正照在宋光生的古筝上。瘦削儒雅的宋光生手指轻拨,优美的板头曲音乐乍然响起,光线中的纤尘兴奋地欢跳起来。

       这是南阳市邓州古城的一个老茶馆。茶馆有些破旧,却是宋光生和老哥们儿聚会的地方,也是板头曲发烧友心目中的一个“圣地”。傍晚,茶馆里坐满了人,必定会有几个抓筝拉弦弹奏板头曲的。表演者和观众的年纪多在55岁以上。

       回顾:板头曲改变命运

       68岁的宋光生与板头曲结缘已逾半个世纪。

       五六十年前,宋家在邓州经营一间轧面条铺,太阳一落山,铺子附近就有许多唱曲奏乐的。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曹东扶。

      1954年,14岁的宋光生拜曹东扶为师学习古筝。后来,他又跟随齐德岑、丁心秀学习三弦、琵琶。初中上了一年半,宋光生走向社会。当时,他的职业是生产队会计。休工后、农闲时,宋光生会走进茶馆演出,但在茶馆里演出没有任何收入,只是为了自娱自乐。

      谁也没想到,这纯粹的“玩儿”改变了他的命运。1957年,邓县成立刁河区业余文工团,宋光生因为弹得一手好筝、会数十首板头曲进了团,从此成了“公家人”。

      1962年,全省首届古筝研究会召开,河南各地选派9个人与会,宋光生代表南阳出席了此次会议。从此,22岁的宋光生正式在南阳艺术界崭露头角,人们开始将他的名字与“板头曲”连在一起。

      “文化大革命”时,剧团解散,宋光生到供销社当了营业员,2000年从供销社退休。数十年来,宋光生一直勤练不辍,目前,他是邓州市大调曲研究会的会长。

  现状:板头曲曲友锐减

        在河南四大曲种中,大调曲子不同于另外三个曲种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非职业性。大调曲子最优秀的人才几乎全是非职业性的,他们以曲会友,自娱自乐,不以此谋生。与大调曲子相伴而生的板头曲亦然。因为不能作为职业,不能养家糊口,曲艺界自古就有“板头曲不养人”的说法。

       现在同样如此。宋光生和曲友们退休前各有职业,退休后靠退休金为生。在茶馆聚会,老板不支付他们演出费,他们将乐器寄存在茶馆里,老板也不收他们寄存费,喝茶消费,他们要像茶客一样正常交钱。

       由于挣不来钱,再加上板头曲对演奏水平要求较高,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板头曲的人越来越少。在板头曲传播中心南阳,“大调曲友都能演奏一点板头曲,但几乎没人能完整地演奏一首;南阳的古筝班也都传授板头曲,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那是板头曲。”宋光生说。

       以前,南阳每个县市区都有会大调曲、板头曲的,现在,仅有不到一半的县市区有这方面的人才,“像桐柏,自从几个老曲友去世后,就再也听不到板头曲了。”宋光生感叹道。邓州和淅川两地曲友最活跃,但人员也大量减少。现在邓州城里曲友只有20多个,且多为五六十岁以上的人。

  心愿:让板头曲走向世界

        退休后,宋光生开班给孩子们传授古筝,每年都有20来位学生考上专业音乐学院,但宋光生不满足:孩子们利用古筝弹奏技艺这块敲门砖进了高校后,学习不同专业,不能坚持练习板头曲和大调曲。宋光生认为,要想改变板头曲人才缺乏的现状,应在河南和南阳的高校里,甚至中小学里开设大调曲、板头曲专业学习和欣赏课,这才是根本措施。

        除了培育新人,宋光生着手整理古筝相关技法和曲谱。今年2月,同心出版社出版了他创作的《古筝基础训练》一书。目前,他正在创作《今之词古之乐也》(暂定名),考证唐诗宋词的乐谱。

        宋光生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有朝一日看到板头曲走出国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心愿产生于2001年,那一年,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在19个入选项目中名列榜首。他认为板头曲曲牌不比昆曲少,最早可追溯至元曲,曲词雅俗共赏,完全可以与昆曲媲美。(周若愚 李佩佩)来源: 河南日报



[ 本帖最后由 阿水 于 2008-9-2 19:4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 +68 收起 理由
大周 + 68 宏扬历史文化

查看全部评分

92

主题

975

回帖

1208

积分

三级士官

积分
1208

社区建设勋章

QQ
发表于 2008-9-2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楼主很关注邓州的文化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主题

1763

回帖

2131

积分

四级士官

积分
2131

社区建设勋章

QQ
发表于 2008-9-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支持艺术
/祈福/点亮希望祈福灾民,天佑中华.众志成城,战胜灾难!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5

主题

1443

回帖

2241

积分

版主

绅耆

积分
2241

社区建设勋章小红花

QQ
发表于 2008-9-3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4-20 08:32 , Processed in 0.05712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